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古文典籍 >

读书笔记:读《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2)

2009-05-03 10:31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细细读完孙武的传记,有几个问题,我们不能不问: 孙武事迹不见《春秋》等书,史迁为何断然认定孙武之存在?史迁言孙武有西破强楚,北威齐晋之赫

细细读完孙武的传记,有几个问题,我们不能不问:

孙武事迹不见《春秋》等书,史迁为何断然认定孙武之存在?史迁言孙武有西破强楚,北威齐晋之赫赫武功,为何却只浓墨记载着他斩美人取信吴王的事迹?孙武斩美人之后,吴王知其能用兵,于是用他为将,为何孙武却因为吴王不愿意来阅兵,便要说“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我们须得知道,吴王后来重用孙武,不能谓“不能用其实”,而当时孙武究竟说过什么话,倒更可能是史迁的创造!

说司马迁捏造史事,那是阴谋论者的有罪推定论,自然不必去理会。但是如果我们谨慎的怀疑,司马迁在整理史料时,有过用心的选择与采信,相信也并非全无道理的诬枉之辞。

否则,如果说史迁只知道孙武子斩美人这么一件值得记叙的事情,就相信了历史上确有孙武这样一个人的存在,多少有点不可思议。我倒更倾向于相信他当时知道的史料,比今人接触得更多——在没有足够的证据否定司马迁的判断之前,基于一种历史的信仰,我认为更好的选择,是谨慎的相信他。

那么,如果我们相信司马迁有足够的证据相信孙武的存在。第二和第三个问题,又当如何解释呢?

我认为,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司马迁“述而不作”的内涵,只须通过分析“孙武斩美人”这一事件之本身,就能大约猜出原因。

司马迁通过“孙武斩美人”一事的记叙,使得孙武神貌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这自然也是司马迁选择这个故事的原因之一。但是一句“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暴露出这个原因,并非是惟一的原因,甚至可能不是主要的原因。从这句话中,我们能够读出来的情绪,有轻蔑,有骄傲,也有淡淡的失望,颇能显示孙武睥晲一世的神态。如果吴王最终不用孙武,自是妙笔。但是后文说的却是“於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那么说吴王“不能用其实”,竟是冤枉了他。

司马迁为何要一面借此故事来展现孙武的风采,一面却要让他说些过份之辞,冤枉吴王呢?究竟是行文不慎,还是在这个故事中,另有玄机呢?

的确是另有玄机,而玄机便在“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这一句话上面。相同的话,在《孙子吴起列传》之前的《司马穰苴列传》中也出现过。两个紧紧挨着的列传,两个著名的兵法家,说着一字不差的话语。孙武是斩美人,司马穰苴是斩监军——如此简单相似的故事,一再出现,实在让人不能不怀疑司马迁的用心。

(我的大意,是认为司马迁写孙武,实际上是在悼念一种逝去的贵族治军遗风,是在赞美将领在军中所拥有的浪漫权力。而说“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这句话,实际上是借孙武之口,对汉帝的责怪。但是这写这样的史论,需要大量查阅资料,特别是要解释为什么史迁是在说汉帝,更是需要旁征博引,方能有说服力。何况,我也不能确认我的感觉是不是一定正确,所以这一篇,我就先断在这里了。)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