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吴起是一个为了“名”可以放弃一切的人。
他家有千金,为了成名,结果破产;因此遭人耻笑,他竟为此杀三十余人,逃亡离国,连自己的母亲死了,也不回家;为了得到鲁君的信任,亲手杀掉了与自己共过患难的妻子。
这样的人,完完全全是为了目的,不择手段。
他把一切当成工具,只为了达成自己的野心。这样的人,只适合生活在丛林时代。
所以他虽然跟随曾子求学,却终不能为曾子所容;有着强大道德习惯的鲁国,也终于容不下他。
但吴起也有可叹的一面。
他的一生,只有对“名”的执着,几乎再无别的欲求与野心。
他并非贪图安乐的人,所以能够始终与士卒同甘共苦,虽然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收买人心,但也可知道他并不在乎安乐与舒适。
他也并不爱钱,魏文侯也知道他廉洁公平,他的敌人也说他“节廉”。魏武三诏令中说“吴起贪将”,实是冤枉,吴起若贪,也只是“贪名”而已。
他并非不懂得大道理,他曾经告诫魏武侯,山河之险不可恃,国家之强大,在德不在险。
他治理百姓的能力,更是让魏人都佩服。
他也并不妒贤,当他知道田文为相的确有理由之后,便立即坦然接受。
“名”是他一生的偏执,最终也成了连他的敌人都知道的弱点。
田文死后,公叔为魏相,想害吴起,便从“名”上入手,他的谋士知道吴起绝对无法容忍被公主轻贱之名,于是让公叔假意让魏侯下嫁公主给吴起,而故意让吴起看到公叔被公主怒责的情景。吴起果然中计,绝不肯再取公主,魏武侯由此疑惧他,吴起不得已只好投奔楚国。
吴起到楚国后,急行变法,终于在楚王死后,被贵族作乱杀死。问他的本心,也不过是为了建立自己更大的“功名”罢了。楚悼王无论生前死后,都不过是他的工具而已。
似吴起这样的人,不知道称不称得上可怜?但是我常常想,最可怜的,应当是那个喜欢他,在他困难中毅然嫁给他的妻子……
喜欢谁也不要喜欢吴起。
相关文章推荐:
4、浅谈从兵法看中医
(责任编辑: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