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古文典籍 >

读《史记》:被滥用的李陵(一)(2)

2009-08-07 10:58
来源:一元一 作者:佚名
没有敌人威胁的帝国其实并不需要李陵跟谁玩命,而更需要一个踏实工作的建设者。 然而这个本来看似不切实际的理想因为李陵祖传的执着和汉武帝祖传

没有敌人威胁的帝国其实并不需要李陵跟谁玩命,而更需要一个踏实工作的建设者。

然而这个本来看似不切实际的理想因为李陵祖传的执着和汉武帝祖传的雄才大略终于有一天找到了施展的机会,于是悲剧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在扶栏客看来雄才大略这种东西与其说是一种综合素质,不如说是一种超越凡人的审美观和寻找机会的直觉。比如对待敌人,雄才伟略的帝王总是能创造各种机发现属于自己的敌人,然后激情澎湃地扑上去挑战敌人,再然后威风凛凛地战胜敌人。这种寻找敌人的直觉彷佛天才的商人寻找赚钱的机会一样,他们总是能在别人忽视的地方化腐朽为神奇,变粪土为财富。对于雄才伟略的帝王来说没有敌人的日子很难熬,这种痛苦可比叫春的女猫找不到男猫,饥饿的杰瑞偷不着奶酪。

非常不幸,刘彻就是这样一位时刻准备着创造敌人的伟人。

雄才大略、不甘寂寞的中老年皇帝刘彻遇到了勇武雄健、激情四射的少年英雄李陵,于是陇西李氏失去了引以为荣的家族名誉。

就这样一部空前伟大的史书《史记》横空出世了。

这就是性格决定命运,伟人的性格不仅决定国家的命运,也决定了一切非伟人的命运。最后伟人的丰功伟绩又被非伟人写进了史书,成为后世反复研究的正面或者反面教材。

让我们回到李陵的故事。少年李陵的战争天赋很早就被汉武帝发现了,这对在史书上以武留名的刘彻来说实在是很兴奋的一件事。《汉书》“李陵字少卿,少为侍中建掌监。善骑射,爱人,谦让下士,甚得名誉”。作为革命军人家庭出身的李陵很早就走上了一条捷径,而不必像他的祖父李广那样以“良家子”从军,靠勇敢作战博出位。年轻的李陵很早就担任了建章宫守卫营的军官,这个孩子不仅继承了老李家骑射精绝的光荣传统,而且谦让随和、善待他人,于是很快在圈子里面形成了有利于自己职业发展的舆论基础。

“武帝以为有广之风,使将八百骑,深入匈奴两千里,过居延,不见虏,还。”(《汉书》)。

李广的一生充满悲剧英雄主义的色彩,这样一位故去的名将给崇尚武力的刘彻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于是继承了李广无形资产的李陵很快得到了帝国一号首长刘彻的注意,刘彻马上给了李陵一个小试牛刀的机会:深入匈奴腹地考察。从《汉书》上简单的记载来看,这次任务具有巨大的挑战性。当时汉匈两国基本处于相对和平的对峙时期,两国之间很长时间没有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但是寂寞的武帝刘彻终于忍不住了,他已经很久没有得到老对手匈奴单于的消息了。像热恋中的年轻人思念离开自己的情人一样,刘彻热切地思念远远地躲开他的单于。与凡人的恋爱不同,刘彻对单于的感情和兴趣持续了几乎半个世纪,令人不得不佩服伟人刘彻的矢志不渝。为了探听单于的虚实,刘彻派出了勇敢的李陵深入对方腹地,希望引起匈奴对自己的兴趣。按照现在的国际惯例来看,这种派遣军队进入对方国境的行为无异于向对方宣战,是一种非常明显的挑衅行为;按照当时的国际惯例来看,这次以八百骑兵深入匈奴国土两千里的行动无疑是对匈奴的轻视和侮辱,目的就是伤害单于的自尊心。年少轻狂的李陵热衷这种冒险运动情有可原,但是已经早过了天命之年的刘彻还这样无事生非实在让人不得不怀疑武帝是否进入了更年期而内分泌失调。

事实上,从小立志为国争光的李陵对武帝的疑似更年期综合症并不在意,让他高兴的是这次的军事探险活动如此刺激。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