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痛斥曹操也是酣畅淋漓“汝不识贤愚,是眼浊也;不读诗书,是口浊也;不纳忠言,是耳浊也;不通古今,是身浊也;不容诸侯,是腹浊也;常怀篡逆,是心浊也!吾乃天下名士,用为鼓吏,是犹阳货轻仲尼,臧仓毁孟子耳!欲成王霸之业,而如此轻人耶?”反应机敏,遣词如刀,字字要害,也字字把自己往死路上送。
看到此处,不觉困惑,这祢衡是真的视死如归呢,还是拿定曹操不敢杀他?可曹操翻手云覆手雨的人,满腹权谋杀他个儒生不太容易了吗?即便因祢衡之名远近所闻,可是,“难于诛则借敌之刃”嘛。于是,祢衡成了三国演义里最不情愿的说客“操指衡而言曰:‘令汝往荆州为使。如刘表来降,便用汝作公卿。’衡不肯往,操教备马三匹,令二人扶挟而行”。
若说祢衡辱骂曹操有没有得到礼遇的原因,等到了荆州,其傲态和刻薄之言就只能说是本性所致了,刘景升既好结纳名流,祢衡又是曹操所派使者,想来是不至于轻慢的,可是祢衡照旧“虽颂德,实讥讽”。“表不喜,令去江夏见黄祖”。看来刘景升也不愿意当刀,这害贤之名还不想担,于是乎把祢衡遣给黄祖,粗人黄祖便毫不客气的给咔嚓了。
看一下刘表和曹操知道祢衡死讯的反应:
“刘表闻衡死,亦嗟呀不已,令葬于鹦鹉洲边。”
“曹操知祢衡受害,笑曰:‘腐儒舌剑,反自杀矣!’”
一叹一笑,估计潜台词都是“果然死了”。所以说演义中的说客,最倒霉的便是祢衡了,因其出使的目的便是曹操要借刀杀人,“祢衡辱吾太甚,故借刘表手杀之”。而刘表也不是不欲杀之,而是“使曹操知我有识”,然后再次借刀杀人。黄祖一怒便当了刀,折损了这位清傲名流。
嗟叹!
今来鹦鹉洲边过,惟有无情碧水流。
(责任编辑: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