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旅游 > 江山多娇 >

再说长江(三):生命的高原

2009-07-31 15:26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20年前的《话说长江》,是中国电视史上载入史册的收视奇迹,如今的《再说长江》则是中国电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记录长江行动。

更多相关视频详见再说长江

朝圣的路上的每一次叩拜,都是向着那神圣的追求又迈进了一步。20年前,藏族僧人扎西昂江沿着青藏公路去拉萨朝圣。20年后,他又一次踏上朝圣的路,身边却多了一条钢铁之路----青藏铁路。这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平均海拔4500米,人们将它称为天路。它在苍茫的“三江源”地区蜿蜒前行。“三江源”是指黄河、长江、澜沧江三条江河的源头地区,总面积31.8万平方公里。这里,原生态的冰川、湖泊、溪流、沼泽共同孕育了三条江河的生命之源,成为世界高海拔地区中天然湿地最多,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区域。

1994年1月18日,罪恶的枪声打破了荒原的宁静。那一天,索南达杰在得知一伙盗猎分子在疯狂猎杀藏羚羊后,带领队员急速赶往可可西里的太阳湖。这是40岁的索南达杰第12次进入三江源地区的可可西里腹地,在随后激烈的枪战中,索南达杰中弹牺牲。成为第一位为保护野生动物而牺牲的中国政府官员。索南达杰用鲜血和生命唤醒了人们对藏羚羊的关注,对可可西里的关注。2000年,中国政府在这里建立了世界上海拔最高、国内面积最大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藏羚羊,这一中国特有的物种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作为世界上唯一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羚羊,藏羚羊被列为世界一级濒危动物。可可西里藏语意为“美丽的少女”,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面积达8.3万平方公里。可可西里地势高峻,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中国最大,世界除南北极外第三大无人区。这里保存着地球久远的记忆,也是最后一块保留着原始状态的自然之地。虽说可可西里环境严酷,但也会尽显温柔的一面,它像一位母亲一样哺育着长江北源楚玛尔河,并用它5万平方公里的胸怀,养育着大大小小数不清的高原湖泊。可可西里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高原湖泊密集区之一,它有大大小小艾的季节性河流50多条。当长江、黄河、澜沧江浩浩奔流时,这些流程只有几公里、几十公里的小河,一样以自由的形态流动,滋润着可可西里的生命,最后以湖泊为归宿。只要你看见了水,你就知道可可西里不乏生灵。春天,远道而来的候鸟在可可西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堂,享受着“高原水乡”的宁静。野生动物,是这片广袤土地上的主人。高原的草滩、湿地为它们提供了充足的食粮和广阔的空间。目前,可可西里野生动物多达230多种,在荒原上奔跑的29种哺乳动物中,就有11种为青藏高原特有的种群。可可西里常年冰雪封冻,严酷而寂寞。这里,人类难以生存,但却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每年的5月冰雪融化,高原上短暂的夏季即将来临。与往年一样,怀着小羊的藏羚羊便会北迁。它们从千里之外的西藏羌塘、新疆阿尔金等地,沿着一条古老而固定的路线向着可可西里开始了旷古持久而充满神秘的迁徙之路。1996年,在藏羚羊迁徙的通道旁,环保志愿者们建立起了中国第一个野生动物保护站,保护站被命名为“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在瞭望塔上,用望远镜就可以巡视200公里以内的辽阔草原。可可西里曾经是藏羚羊的美丽家园,20年前,可可西里纯净的空气中开始飘荡着屠杀藏羚羊的血腥。藏羚羊的数量由原来的100万只骤减到不足一万只。藏羚羊身上的绒有“软黄金”之称,一只藏羚羊身上可以提取100克左右的羊绒,3到4只藏羚羊的绒经过加工织成的一条披肩,在欧洲能卖到5万美元左右。因此,暴利的驱使,让一些利欲熏心的盗猎者铤而走险,疯狂猎杀无辜的藏羚羊。才嘎,第一任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管理局局长。1996年,他来到危机四伏的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工作。“有的朋友跟我说,你为什么到这个地方去,这个地方很危险。因为索南达杰同志在为了保护可可西里这个地区,保护藏羚羊这个物种,献身于可可西里。”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