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的十年,一次次充满危险和血腥的反盗猎行动成为才嘎新的生活内容。这段影像纪录了一次反盗猎行动,2001年6月,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管理局接到报告,阿尔金山附近有人猎杀藏羚羊。第二天的中午,干警们与盗猎分子相遇,双方对峙近一个小时,最终避免了一场盗猎者对藏羚羊的屠杀。经过十年的努力,盗猎藏羚羊取得了有效的控制,可可西里正在恢复往日的宁静。2004年,江源地区一座新的铁路桥代替了50年前修建的青藏公路桥,成为“万里长江第一桥”。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面临着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铁路建设难题。青藏铁路要穿越550公里的连续多年冻土区,“以桥带路”是铁路通过冻土层最佳方案,然而,突兀在平坦荒原上1米高的铁路将成为藏羚羊迁徙的一道障碍。铁路工程设计者将原设计稿中高1米的涵洞升高到3米,每个涵洞的宽度不小于20米,保证了藏羚羊和其他野生动物自由来往。2米之差使建桥的投资比预计高出了3倍,这座长达11.5公里的清水河大桥建成后,成为中国最长的却又是无水的铁路桥。举例清水河大桥1公里并行着50年前修建的青藏公路。20年来,公路每天过往的车辆接近千辆,这给藏羚羊迁徙带来了隐患。6月,大群的藏羚羊准时出现在山岗上,前几年,在靠近公路的地方很难见到藏羚羊。这几年,反盗猎行动使藏羚羊已经不再望人生畏。青藏公路在藏羚羊的视野里并不陌生,它们最担心的还是在路上奔驰的庞然大物,能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在草原上奔跑的藏羚羊,敏感胆小的天性使它们要为跨越7米宽的公路而犯愁。10年前,青藏公路上是时常会有这样的惨剧发生。1996年,在海拔4500米的青藏公路上出现了第一次为野生动物的通行设立的红绿灯。每当红灯亮起,公路上的车辆都停车等候,公路上一片寂静。藏羚羊迁徙习性很有规律,几百只甚至上千只聚集在一起穿越公路。反反复复、走走停停,藏羚羊要经过多次试探,为的是确信公路上已经没有了威胁。为跨越这7米宽的公路,它们竟耗费了一个多小时。面对青藏公路,藏羚羊如此的谨慎,那么穿越铁路时,它们又会怎样呢?青藏铁路的清水河大桥静静地等待着藏羚羊的来临。
为了确保怀孕的母藏羚羊有一条安全的通道,才嘎决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清障行动。管理局的干警们将要用两个月的时间踏遍可可西里,对藏羚羊迁徙之路进行检查,不给盗猎者以任何可乘之机。此时,第一批从西藏羌塘方向来的母藏羚羊已先期到达青藏铁路旁,另一批监护它们的干警也悄悄跟随到了这里。藏羚羊第一次看到了突起在荒原上的大桥,它们显得犹豫不决,在试探性了几次之后,谨小慎微的藏羚羊终于壮起了胆子,所有的担心和疑虑都在这迅速的奔跑中化解。经过几个月的千里跋涉,怀孕的母藏羚羊安全地越过了公路,穿过铁路渐渐消失在天地连接的远方。可可西里最高峰布喀达坂峰是青海与新疆交界的地方,山脚下的这一片无人区是藏羚羊重要的通道。这里除了河流和湖泊,还有终年不断的地热喷泉,水温高达91度。高原上体态最大的野牦牛注视着这些侵入它们领地的外来者。可可西里的盗猎终于得到了遏制,没有了杀戮的可可西里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为了尽快赶到卓乃湖,藏羚羊们一直在可可西里的荒原上不停地奔跑。卓乃湖被尊为母亲湖,这是它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几万只要做母亲的藏羚羊终于来到了母亲湖的身边。藏羚羊的世界很奇特,先期到达的母藏羚羊会一直等待其他的同族从四面八方到来之后,才开始生儿育女。夜幕下的高原是神秘的,每年的这一时刻都让干警们充满了希冀,母藏羚羊们将要在这个夜晚分娩。天与地、山与水都在静静期待着生命的降临,高原的火光照亮了高原的夜晚,高原上的歌声是守护者们用生命呵护生命的心声。这是一个不眠之夜,当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新的生命将会诞生。
小羊羔的出生给草原、给可可西里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刚出生的小羊羔体重在2.8公斤到3.3公斤之间,羊水还没有干透,小羊就可以站立,出生十分钟后可以走路,3天后能够奔跑。对于藏羚羊来说,奔跑的命运从降生的第3天就开始了。藏羚羊的种群在人们的呵护下在逐渐恢复,目前的数量已经恢复到5万只。
青藏铁路所穿越的三江源是野生动物繁殖迁徙与觅食的最主要地区,青藏铁路为环保工程投入的总投资为21亿,首次为野生动物修建迁徙通道的青藏铁路,在铁路沿线修建了33处野生动物保护工程,为高原野生动物提供了一条“生命通道”。火车给自然让路,这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青藏铁路还首次成功地在高海拔地区种植移植草皮,为中国的大型工程建设树立起环保典范。青藏铁路的贯通将从根本上解决西藏的物资、人员、进出困难的问题。如今,建成后的青藏铁路沿线景观依旧,千里铁路与江河、雪山、湖泊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