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旅游 > 江山多娇 >

再说长江(五):一江东去(3)

2009-07-31 15:50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20年前《话说长江》留下的情景,直到今天还没有改变。长江上船只能够到达的最上游城市就是宜宾,这里是长江航运的零公里处,宜宾也因此被称为万里

20年前《话说长江》留下的情景,直到今天还没有改变。长江上船只能够到达的最上游城市就是宜宾,这里是长江航运的零公里处,宜宾也因此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城。由于四川宜宾到湖北宜昌1030公里的河段大部分在四川省境内,人们又习惯地把这段河段称为“川江”。从长江源头到宜昌长约4500公里的干流河段就是滚滚长江的上游。在宜宾,又有两条支流汇入了长江,一条是从北岸汇入的岷江,另一条就是从南岸汇入的南广河。发源于云南省境内的南广河与长江上游众多的大型支流几乎不能相比,但是,这条小小的支流却是古代中原封建王朝开拓西南边疆的一条重要通道。它沟通了云南东北部地区与长江与四川之间的物资往来。在过去的岁月里,航行在南广河上的船到达宜宾后会停靠在“水门”旁边,人和货物就从这临水的城门进入城市。始建于公元前182年的宜宾城,以围绕城市的长江和岷江为天然的护城河,城墙就修建在临江的岸边,城市东西南北的城门都以“水门”命名。环绕着宜宾的岷江是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支流,这条全长735公里的河流流经了四川盆地中降水最为丰富的地区,又汇集了大渡河、青衣江等几条支流。岷江曾一度被认为是长江的正源,它发源于四川阿坝的岷山山脉南麓,岷江自北向南进入四川盆地之后,在道教名山青城山北面,它被中国最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分为内、外两江,并因此而造就了天府之国成都。在中国众多的河流中,岷江是一条蕴含着悠久历史文化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河流。

岷江流域基本处在中国四大盆地之一的四川盆地之中。这个面积20万平方公里的盆地,四面环山几乎完全封闭。四川盆地的水资源极其丰富,大大小小1000多条河流滋润着这片土地。水为四川盆地带来了柔美和灵动,从天空俯瞰水滋润着一片神奇的造化之地。丰富的水资源和独特的气候使四川盆地成为了中国西部最富庶的地方。天地之间,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四条大河自由流淌,四川也由此得名。发源于陕西秦岭的嘉陵江因为流经陕西省凤县的嘉陵谷而得名。嘉陵江全长1120公里,流域面积有16万平方公里,它是整个长江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嘉陵江与长江的交汇处就是长江上游最大的城市——重庆。流淌在四川境内的长江受到盆地和丘陵的相互制约,忽宽忽窄,在江面最宽的地方乌江从南岸汇入了长江,两江交汇处也是重庆市涪陵区的所在地,全长1037公里的乌江发源于乌蒙山区,由西南向东北横穿了贵州中部在涪陵注入长江。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半个世纪前,它是贵州省物资进出的最重要的通道。对许多人来说,涪陵的名声主要来自于这里出产的榨菜。在世界各地,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榨菜。这种备受欢迎的食品是以在中国西南地区普遍种植的菜头为主要原料。乌江是长江所有支流中植被保护最好的地方,有“生态河流”之称。这样的环境加上周围山脉阻挡了江面蒸腾的水汽,就形成了最适宜菜头生长的温度、湿度和照度,于是,涪陵就有了榨菜之乡的美称。从攀枝花到涪陵1000多公里的河段上,长江汇集了雅砻江、岷江、赤水河、沱江、綦江、嘉陵江、乌江等十多条支流,在每条支流与干流交汇的地方都形成了城市。这,也许就是文明依水而生的有利佐证。对于长江而言,每条支流的汇入都是一次水量的补充。当长江在上游段汇集了一条条支流后,已经是汹涌澎湃能量惊人了。

  这根铁柱矗立在长江边已经有700多年,它是南宋末年设立的锁江柱,锁江柱原来一共有7根,遇到战争就用巨大的铁链横穿江面连到对面的铁柱上,拦住敌人的战船,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锁江柱所在的地方就是被称为“巴蜀咽喉”的三峡夔门。夔门地势险峻,两岸最窄处仅有数十米,进入夔门长江再次进入了峡谷地形。此起彼伏的山脉,峡谷中错综复杂的地质构造裂隙和江水一起,构成了长江中最壮丽的景观----长江三峡。三峡是长江自重庆奉节至湖北宜昌之间,在长约208公里的河段里所穿越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大峡谷的总称。从青藏高原一路走来,长江矢志不渝地向大海奔去。当它遇到了巫山山脉的阻挡后,积聚了巨大能量的大江犹如一把利斧开山劈岭、横切乌山,在万山丛中奔腾而过,这就是水的力量。冲出巫山的长江终于穿越了东流入海的第二个重要关口,也为人们留下了旖旎的三峡风光。从夔门到巫山县大溪镇长约8公里的峡谷,就是三峡之首瞿塘峡,这是三峡中最短却最为雄伟的峡谷。这片动人心魄的壮美之地就是长江劈开巫山留下的切口,45公里长的巫峡是三峡中最长的一段峡谷。幽深秀丽、云雨变幻,巫峡中分布着包括神女峰在内的12座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孤峰,它们被称为“巫山十二峰”。孤峰和峡谷中变幻的云雾一起组成了巫山神女的浪漫传说。西陵峡是三峡中江面最宽阔的峡谷,但湍急的江水也让西陵峡成了长江三峡中最险的峡谷。三峡大坝蓄水以后,这里已经是一片高峡出平湖的平和景象。

  1981年,以三峡中著名的景观“神女峰”命名的中国第一艘旅游船“神女号”在长江下水。“神女号”的主要观光线路就是长江三峡。20多年前,“神女号”的游客们在长江上看到了令人震撼的美景和行走在江边的纤夫。三峡大坝蓄水后,逐渐升高的水位让今天的游客可以进入峡谷深处,在人迹罕至的峡谷里,曾经的纤夫还在拉船,这是长江上最后的纤夫。他们昔日的劳作,今天已经变成了旅游的景观,和峡谷一起构成了长江里古老、野性的美。

  这是20年前《话说长江》影像里纪录的葛洲坝竣工的场景。葛洲坝是截断万里长江的第一座大坝,它的建成,让当时的人们充满了自豪。这为10多年后,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建设奠定了基础。2006年5月,三峡大坝施工已经进入了第14个年头。随着三峡大坝主体建设完成,三峡工程开始发挥作用。三峡大坝位于葛洲坝上游的三斗坪和葛洲坝相距仅仅38公里。两座大坝的位置都在湖北省宜昌市的范围内,一城两坝的格局,让宜昌成为长江上最特殊的城市,一座名副其实的水电重镇。宜昌古名夷陵,“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意思是水面变得平静宽阔。高山变成了小丘陵,正是这样的地理特点成就了宜昌的今天。流过宜昌以后,长江结束了上游的行程进入了中下游。从各拉丹冬雪山到宜昌,长江的上游河段长达4500多公里,占长江总长度的三分之二以上。它经历了中国地形的三大阶梯,落差达到了5400米。一路之上,长江遇山开山遇谷穿谷,起伏褶皱的岩石门槛终究抵挡不住至柔却至刚的滔滔江水。南津关,长江三峡的出口,这是一道神奇造化的关口。由此向西,高山峡谷连绵不绝。由此向东,地势却宽阔平坦。流过这个关口后,长江终于冲开一条出路,向着大海踏上东归之路。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