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旅游 > 江山多娇 >

再说长江(二十一):道化武当(3)

2009-08-05 10:14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在从北京来的庞大施工队伍中,分别设有15个工种,“搭材”就是其中之一。所谓“搭材”,就是现在所说的架子工,正是靠他们搭起来的脚手架,南岩宫

在从北京来的庞大施工队伍中,分别设有15个工种,“搭材”就是其中之一。所谓“搭材”,就是现在所说的架子工,正是靠他们搭起来的脚手架,南岩宫才能建成。在南岩绝壁上有一龙头石雕,下临深渊,十分险峻,过去有虔诚信徒冒险到龙头之上焚香而坠崖身亡。因为这些人相信,在这儿敬香似乎可以上达天庭,通晓神灵。在这个被人们俗称为龙头香的建筑上去敬一柱香,却有可能搭上一条性命,显然不是当年工程设计者的初衷。从龙头香抬眼而望,答案也就出现了。原来这里恰好正对着武当山的最高峰---天柱峰金顶。从南岩到天柱峰金顶有10公里的登山距离,这里的工程建设难度更是可想而知。登上云遮雾绕的山峰遥望四周群山,那些远离家乡的工匠会是怎样一种神秘莫测的精神体验。为了上山,除了一些山谷里的栈道,工匠们还修建了这条被称作神道的石板路。层层台阶顺势而上,大小建筑依山而立,它们与山体结合而构成了险峻挺拔的独特景观。这就是武当山最高顶----天柱峰,海拔1612米。明代的营造以天柱峰为中心呈四周放射状布局。天柱峰山势陡峭,从山腰至山顶,设计为真武册封坐镇天下之所。这一空间再现的就是神仙天都。可以说,这是朱棣安排的天庭高度,也是施工人员面临的最大难度。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山脚下的材料场到悬崖峭壁上的栈道,工匠民夫或树梁架屋或炼钢冶铁。在这些特殊环境下的建筑,既显示着宗教的力量,也沉淀了更的大感召力。这就是天柱峰顶上的铜铸镏金金殿,它坐落在一个面积只有160平方米的平台上,全部由纯铜和黄金铸造。金殿也因此而得名。这座现存中国最大的铜铸镏金建筑到底是在何处铸造,是整体铸造还是拼装而成的呢?这个谜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被解开。

公元1416年农历九月初九,在北京铸造好的金殿构件经过京杭大运河,沿长江、汉水最后运抵武当山。工匠们按照木建筑的榫卯结构方式拼接安装,然后再用金片和水银熔炼成的金泥涂在构件上,并架起炭火烘烤。这样,水银挥发只留下纯金。一个铜铸镏金大殿就在天柱峰的山顶上拔地而起。今天,盘桓在这座由纯金属构成的建筑物面前,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依然可以看见它拼接的痕迹。由于金殿是金属导体,遇到雷击屋顶上一片电光石火。这一奇观被称作“雷火炼殿”。500多年过去了,金殿依然完好如初光彩夺目。为了保护金殿,朱棣下旨仿造北京紫禁城,围绕金顶修建了这道城墙紫禁城。公元1417年,朱棣颁下圣旨“大顶金殿,名大岳太和宫”,至此,武当山完成了真武得道飞升、琼台受封坐镇天下的布局。金殿的规格等同于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只不过坐在里面的是真武大帝。传说这里的真武神像原型就是朱棣,因此,民间流传着“真武帝,永乐像”的说法。

到公元1424年,历经12年,武当山九宫八观33处建筑群全部完工,形成了以金殿为中心,以九宫八观为主体,以70公里神道为轴线的160万平方米的皇家道场。这样,有明一代武当山升格到了“天下第一仙山”的地位。朱棣也以真武神作为代言人,统领了明朝两百多年的天上人间。

武当山脚下的丹江口水库号称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1958年兴建时,汉水边一个千年古镇——均州,被淹没在了水底,它是明朝武当山道教宫观建筑的起始点。也是当年武当山连接北京紫禁城的起始点。

时间过去了将近600年,当年船帆竞流的这一江清水,又将随着中国启动的南水北调工程,流向北京。历史,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轮回。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