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许多摹写黄山的中国画,那种写意的率性之作往往都能够在黄山实景中找到真切的比照。在游客眼中,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奇”,而在科学家的眼里,一块石头,甚至一道浅浅的划痕都传递着远古的信息。古时的黄山,并不像今天这样奇幻美丽。大自然用风、雨、雪、霜、流水等等自然的力量,将坚硬的花岗岩琢磨出今天的模样。在黄山像猴子观海这样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处,它们不仅形态各异,而且形象逼真。在不同天气从不同角度看,又会呈现出迥异的情趣。这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啊。1616年的隆冬时节,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来到黄山。在徐霞客看来,黄山是他生平一次奇妙的游览。曾有朋友问他,游历四海名川,何处最奇?他回答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来,人们将这句话演绎成至今被世人奉为经典的一句名言:“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人们常说,山水山水,山与水总是连在一起的。山中一夜雨,到处挂飞泉。说的正是黄山的泉水与瀑布像为大山沐浴一样,瀑布的汹涌澎湃,溪流的源源不断,温泉的终年喷涌,潭水的轻轻荡漾,让黄山因水而更加美丽。
今天,专家的考察进一步证实,由瀑布与山泉汇聚而成的溪流,除少部分流入新安江,再汇入钱塘江之外,黄山绝大部分的水都汇集在黄山脚下的太平湖。然后,经青弋江最终流入长江。可以这样说,黄山既是新安江的重要源头,也是长江在赣南地区的主要水源之一。
王振东的家就在黄山脚下,从黄山流淌出的一条小溪刚好从他家门口前流过。小溪不大,当它曲曲弯弯地流出了这片大山,远处,奔涌的长江正等待着它的到来。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