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初,南京市开始了玄武门至解放门段1.5公里的城墙内侧的环境治理,有1032户居民要从这里迁出。南京明城墙在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从这一年起,南京市就开始逐段修复城墙和治理城墙周边环境。并于1999年制定了《南京明城墙风光带规划》。为了城墙周边居民的动迁,南京市政府分期拨付了拆迁款项。但动员拆迁仍然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作。玄武区拆迁安置办公室副主任周秋云,正在组织大家讨论拆迁中的疑难问题。他来到拆迁户李传宏家,他们兄弟三人都已娶妻生子,家中还有一个老母亲。从1988年开始到2005年底,南京市已完成近80%现存城墙的修复,完成90%城墙外周边环境的治理。南京城里,一些重要的古代文化遗存也同时得到保护、修整或重建。建于明朝的鸡鸣寺,1979年起开始重建,现在是南京香火最盛的寺庙。江南贡院是清朝中国最大的科举考场,现在成为全国仅有的科举历史陈列馆。夫子庙大成殿,自北宋建成以来七次被毁,1986年重建后,成为南京最重要的景观之一。一处处得到保护或重建的古迹,成为这座江上皇城的文化符号和人们旅游观光的场所。
在总统府的对面,南京新图书馆大楼拔地而起。在施工过程中,南京市博物馆的研究人员根据南京城的特点和掌握的资料,及时进行考古挖掘,在地下5米深处,一眼六朝时期的古井和一殿六朝土城墙的发现,成为前所未见的六朝城郭遗址的见证。南京古城在得到修复保护的同时,也一天天变得更加现代化,位于新街口的金陵饭店,在今天并不特别引人注目,然而在20多年前,它曾是南京市最高的地标性建筑。经济的增长,为城市改造和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二十多年前的1984年,南京的地区生产总值仅为65亿元。2005年拍摄本片时,这个数字已经增长了37倍,达到2314亿元。南京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由710元上升到14997元,增长了21倍。城墙内外,长江岸边,许多新建的大厦和民宅,为这座古都增添了现代气息。
这一天,李传宏夫妇来到中山门外看购买的新房。经过拆迁办做工作,他们全家得到66万元拆迁补偿,李传宏夫妇分到20万元,他们又增加了一万元买下这套房。修复改造后的城墙及周边地带,成为南京市民晨练和休闲的空间。经过十几年的逐段修整,南京市的小桃园、集庆门、清凉门、玄武湖、神策门等地段,都成为环境优美的城墙风景区。在鬼脸城附近,人们经常看到一个以这种奇特方式锻炼的人。张福荣是南京市邮政中心的一位司机,他的家就在鬼脸城和外秦淮河的附近,伴随他长大的秦淮河也南京城的母亲河。秦淮河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它来自南京城的东南,像护城河一样绕过半个城市注入长江。朱元璋造城时将河水分流,形成了内秦淮和外秦淮。整治以后的内秦淮和外秦淮成为明城墙左右两条总长度20多公里的风景带。它们为长江边这座气势恢宏的古代皇城增添了几分江南水乡的柔情。内秦淮就是千百年来为无数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秦淮河,秦淮灯会更是久负盛名,扎灯艺人王忠民除了在家里扎灯,还受聘于夫子庙工艺彩灯艺术中心,他是这里最年长的师傅。灯会上造型别致的大型花灯都是在这个小院里制作出来的。每年腊月底,夫子庙卖灯、赏灯的市场就开张了。买灯卖灯的人越来越多,正月十五达到高潮。盛世观灯是南京的传统风俗,遇到动荡的岁月,灯会才时断时续。据记载,秦淮灯会始于六朝,盛于明清。相传洪武五年的元宵节,朱元璋下令在秦淮河水面燃放万盏花灯,一时间如银河落地,场面蔚为壮观。1985年,南京恢复举办每年一届的大型灯会。最近三年,元宵节的晚上,都有30多万人到夫子庙灯会感受节日的气氛。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如梦如幻,观灯的游人仿佛又回到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是的,对南京这座灯火交替的城市来说,火光湮灭的时候就是灯光耀眼的时候。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