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旅游 > 人文胜地 >

【澳门妈阁庙】挡不住船坚炮利,三百年沧桑的见证

2009-05-13 10:44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作为澳门标志之一的妈阁庙原称妈祖阁,是澳门最古老的庙宇。妈祖保佑了渔民的平安,却挡不住侵略者的船坚炮利。

作为澳门标志之一的妈阁庙原称妈祖阁,是澳门最古老的庙宇,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妈阁庙坐落在澳门半岛的东南面,沿岸修建,背山面海,石狮镇门,飞檐凌空,是澳门的三大禅院之一。传说宋朝时,福建莆田有一孝女林默娘,能预言吉凶,在一次海难中捐躯,羽化升仙。后常显灵海上,在惊涛骇浪中帮助商人和渔民消灾解难,使人们化险为夷。渔民因感其恩德,尊为海神、天后,并立庙奉祀。其中由石窟凿成的弘仁殿,历史最悠久,后因香火日盛,先后增建石殿、大殿,三座均祀天后。

来到澳门岛的最南端,才远远的显露出妈祖庙上方升起的烟。

和电视里看见的感觉完全不同。妈祖苗其实是一个很小的庙。一个矮矮的山包、一个破破的的建筑群,拥挤着群群举香、叩拜的女与男。

当澳门还是一个小渔村时,来自福建的渔民就把妈祖信仰带到了澳门。澳门最早的居民就是闽粤两省的移民,他们在澳门相互融合的思想基础就是妈祖文化。可以说妈祖文化是澳门华人的主体文化。妈祖阁正门石刻联“德周化宇,泽润生民”就是妈祖文化巨大影响的写照。

说是从前有个善良的渔民在海上行船的时候经常遇到穷苦的渔民搭船,他总是不忍拒绝,不顾荒废了自己的生意。一次遇到一个小女孩搭乘,船上已经有不少乘客了,但是女孩说,等了许多船都不肯带她,渔民同意了。船行至海中,突遇大风浪,其余的船只都被海浪吞没,唯独搭乘女孩的船顺利到达目的地。船上人正在庆幸之际,那女孩却化作一道金光离去。船夫醒悟是遇到了仙人保佑,于是大家集资修建了这座妈祖庙。当年葡萄牙人进犯登录澳门就是在妈祖庙这里上岸的,问当地渔民这里的地名,答曰:“妈祖”,于是葡萄牙人把澳门叫“妈考”。

走进去,方体味到原来这名副其实。刻在石头上的航海图画、雕在山岩上的宗教符号、圈圈盘香、柱柱竖香,紧凑而不乱的大小空间……,而这些都半掩映在红红的木棉花和苍绿的树木中。

进庙门,入牌坊。有一“石殿”,内供妈祖娘娘石像,两边有一副对联:“显迹湄洲山三十六天齐胜概,流芳东粤甸百千万载壮威光。”

从对联的意思中可以看出。这里所供奉的妈祖娘娘来自福建莆田湄洲。清朝乾隆初年有《澳门记略》一书,对妈祖阁的记述中说到:“相传明万历时,闽贾巨船被飓,殆甚。俄见神女立于山侧,一舟遂安。立庙祀天妃,名其地为娘妈阁。娘妈者,闽语天妃也。”这个故事虽然并不新鲜,但是却清楚地说明了这个庙是福建人建造的。

每年春节和农历3月23日娘妈诞期,即妈祖阁香火最为鼎盛之时。除夕午夜开始,不少善男信女纷纷到来拜神祈福,庙宇内外,一片热闹,而诞期前后,庙前空地会搭盖一大棚作为临时舞台,上演神苏戏。

妈祖是澳门渔民的精神寄托,也是渔民的守护神。可是她保佑得了出海的渔民和船只,却挡不住葡萄牙人的入侵船只啊。

在妈祖庙前的海滩上,遥望天边,天地之大,海浪滚滚,真想不到当年葡萄牙人是怎样找到这个小小的渔村的。国家再大,如果愚昧和衰弱,再小的国家也会入侵!国家虽小,如果先进和富强也会傲立世界。

澳门,充满了妈祖的迹象,充满了妈祖文化的内涵。历史上澳门与妈祖渊源关系密切,历经500多年的今天,澳门与妈祖的关系更加密切。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