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旅游 > 人文胜地 >

【北京居庸关】历史风雨洗沧桑

2009-10-23 11:28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水瓶座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关城所在的峡谷,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地形极为险要。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与紫荆关、倒马关、固关并称明朝京西四大名关。

居庸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吕氏春秋》中有“天下九塞,居庸其一”的记载,居庸关的名字,是取“徙居庸徒”的意思。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把强征来的民夫士卒徙居于此。居庸设关始于汉代,但只是居庸县和军都县两县之间的关日,还不是长城上的关口。据长城专家考证,居庸关修筑长城是自北魏才开始的,到北齐天保六年(公元555年)自幽州北的夏口(今南口)至恒州(今山西大同)修了长900多里的长城,后来又从这里往东修至山海关。这时居庸关才和长城有了联系,成为长城上的一处重要关口。

居庸关为北京西北的门户。居庸关两旁,山势雄奇,中间有长达18公里的溪谷,俗称“关沟”。这里清流萦绕,翠峰重迭,花木郁茂,山鸟争鸣。绮丽的风景,有“居庸叠翠”之称,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居庸关,是万里长城上历史最悠久、最负盛名的雄关之一。千百年来,居庸关的险和翠,驰名世界,誉满人间。现如今,历史的风雨将它装扮得更加古朴沧桑。

居庸关南俯京师,北拒塞外,自古即为北京西北的重要屏障。居庸关两侧高山耸立,中间一条峡谷,纵深40多里。居庸关是往来塞内外的咽喉通道,素有“绝险”之称。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赞咏的诗篇。最早的记述,当属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其中说居庸关“绝谷累石为关垣,崇墉峻壁,非可轻举。山岫层深,侧道偏狭,林鄣邃险,路才通轨。晓禽暮畜,寒鸣相和;羁官游子,聆之者莫不伤思矣。”多么富有诗情画意。金代著名诗人刘迎乘一架破车,赶着老牛,路过居庸关时为之动情,赋诗一首:“危峰张屏障,峻壁开户牖。崩腾来阵马,翔舞下灵鹫。秀色分后前,晴岚迷左右。重阿忽翳障,虚籁竞呼吼。深纡爰风日,高亢扪星斗。”在刘迎的笔下,突现当时的居庸关,尽管精锐据守,戒备森严,但仍不失其雄浑、苍莽、壮丽、荒疏的自然风貌。明代文人蒋一揆在《长安客话》里这样描述:“两山夹峙,一水旁流,其隘如线,其侧如倾,艰折万状,车马难行,称曰百二重关不虚也。”唐代诗人高适在描写居庸关雄险时写道“绝坂水连下,群峰云共高。”明人李贽过居庸关时写下“重门天险设居庸,百二山河势转雄。”之句。诗人笔下的居庸关,险中蕴秀,翠衬险奇,多姿多彩,分外妖娆。

正是因为居庸关地势险峻,决定了它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就曾扼控此口,当时已称“居庸塞”。汉朝时,居庸关已颇具规模,“常宿重失,以谨管钥”。南北朝时,雄伟的关城与蜿蜒起伏的长城连在一起,筑起一道牢固的防御屏障。唐代版图辽阔,居庸关远离边境,战略地位并未居于首位。但从祖咏的《望蓟门》“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的诗中,仍可看出雄浑壮丽的古战场上刀光剑影,杀气腾腾的战斗气氛。

从辽、金在北京建都时起,居庸关作为都城的西北门户,其战略地位跃居于关隘之首。《金史》记载:“中都之有居庸,犹秦之崤函,蜀之剑门也。”因而“冶铁锢重门,布鹿角蒺藜百余里,守以精锐。”元代,居庸关作为大都的西北屏障和通往上都的要道,每年皇帝到上京避暑时,都要从这里过路,游赏和留宿,可谓是盛况空前。到了明代,居庸关作为长城重镇之一,受到朝廷的极大重视。其建设规模之大,时间持续时间之长,大大超过以往历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惧怕元顺帝卷土重来,拨巨款修筑居庸关城,建起水陆两道关门。关城内外各种相关建筑设施。彼此浑然一体,莽莽苍苍,无比壮观。清朝,对长城及其关隘保而不修。“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沙漠名王皆属国,但留胜迹壮山河。”“毕竟成城须众志,皇图巩固在于斯。”这是历史的必然。

居庸关门楼,门楼上牌匾“天下第一雄关”六个苍劲的斗笔金字,楼前的甬道直通远方的大漠,甬道用巨石铺成,高低不平,满是坑坑洼洼,但却光滑如磨,那是悠久岁月的印痕,更是风云历史纵横捭阖的见证。拂去历史纷繁芜杂的烟云,真真切切地站在长城的面前,亲耳聆听它的沧桑足音,亲眼目睹它的雄性容颜,这不能不让人浮想联翩。

踽行在甬道上,环顾四周,只见峰峦耸峭,烟光凝翠,远处一带薄雾缭绕,苍山如画。我乘兴登上居庸关城楼,沿甬道绕至楼后,见长城与城楼之间形成一个巨大的瓮城,气势宏伟,足可容纳上千兵马,这就是古人的军队大本营。城楼周围装备有炮台,射孔指向各个方向,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站在居庸关的顶峰,瞭望远处的山峦,俯视近处的松柏,体贴长城的身躯,不可能不思绪万千。在这里长城原本就是一部耐人咀嚼的历史,透过历史的天空,孟姜女哭夫的声音,丝绸之路上悠扬的驼铃声,狼烟四起流血漂橹的战争景象,皇家宗室的公主出嫁,北方各国的首领朝觐中原王朝的队伍……一个个次第而来。在这里叩问每一块砖石,似乎都闪着梅篆字与青铜器的光泽,更多的是还闪着戍边将士斑斑点点莹莹发亮的相思泪光。然而让人佩服的还是秦人的豪迈与尊严,秦帝国的的铮铮马蹄和寒寒剑光,至今仍让我们豪气顿生。它告诉我们要继承先人的气魄和胆量,远离怯弱,这在今天显得同样重要。

巍巍长城,风骨铮铮,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骄傲、世界的奇观和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在历史长河中历经风雨,长城更以其磅礴的气势和雄伟英姿,广受世人瞩目。居庸关长城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人文历史价值,正逐步成为向世界展现华夏文明、传播古老历史文化的桥梁和纽带。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