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民歌 >

河州民歌“花儿”与“马帮”生活(2)

2009-04-22 17:50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严梦春
脚户哥更叫绝的本领,在于吆驮骡走石坎。如果脚户要下四川,阴平八道是一处难关。这里峰峦叠嶂,上小道蜿蜒攀援。那小道上的一台台石坎直上青天,

脚户哥更叫绝的本领,在于吆驮骡走石坎。如果脚户要下四川,阴平八道是一处难关。这里峰峦叠嶂,上小道蜿蜒攀援。那小道上的一台台石坎直上青天,路面又极其狭窄。走这种石坎,脚户哥要一边不断甩响鞭子,一边高声吆喝。驮骡则按节拍,一级一级踏上石坎。如果稍一疏忽,吆喝声一乱,驮骡步子就会大乱,有掉下深渊的危险。“花儿”中唱道:“打马的鞭子闪折了,走马的脚步儿乱了。”

在较远的年代,脚户哥们活跃的地域很是广袤;近代,河州脚户则多数跑短脚。远从四川中坝、松潘到陕西汉中、三原,近从青海循化、化隆、贵德、八燕戎格、同仁、西宁到甘肃兰州、夏河、甘南、凉州、甘州等,都留下了脚户们的足迹和汗水。脚户哥们给河州人民驮来了各种生活生产的必需品,也驮来了信息,驮来了时代前进的步伐,驮来了一个崭新的山外世界。

在漫漫山道上,脚户们借“花儿”排遣寂寞,寄托情思,抒发情怀,“花儿”伴随脚户们度过一个个艰难而漫长的旅程。

“花儿”,有些地方也称之为“少年”。它属于高腔山歌,唱词优美,曲调动听,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广大地区,甘肃接近山西、四川的一些地方也有波及。“花儿”中,“脚户令”、“三月令”等都是以脚户生活为主要内容的。一位音乐工作者在他的文章中是这样来描写“脚户令”的:“脚户哥哥哟,他深深地眷恋着他的家乡,心中哦,揣着他小妹妹的心望。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赶着牲口一步一步地走啊,走啊,在大山丛林之中,和那寂静的荒野之中,和他相伴的只是风声和牲口脖子上的铃铛声。头顶着烈日,脚踏着黄土多么累,再苦再累,伴随他一声爽朗的吼声,唱出了一条西北汉子的人性和个性,多么的自豪,多么的豁达哟……一片白云,一个太阳,映闪着光亮,从大山深处走出了,一群赶着牲口的脚户哥哟,嘴里漫着那咿儿哟哟的音调。每个音符似乎与天空相接,每个音符又都蹦跳在太阳照着的地方。踢踢踏踏的骡蹄声,伴着那噼噼啪啪的鞭梢声,带着山里人心中的惆怅,心里揣着尕妹妹的心望,亲吻着红红的太阳,头枕着温馨的月亮。一步一步哟,漫它个山花烂漫,漫它个心中的狂想。”

由于“脚户令”是脚户们情不自禁唱出来的,因此大量的内容是围绕脚户们出门在外的生活展开,它真实地记载了脚户的生活和习俗,如行商路线、驮运货物、服饰、饮食、住宿、气候、见闻、感想等等。许多“脚户令”的创作是源于旅途的寂寞和艰辛,被脚户们用来发泄心中的苦闷的。过去交通不便,为商很辛苦。西北地区山路漫漫,其苦更可想而知。在漫长的山道上吼上两嗓子,不失为一种快意的发泄。脚户哥出门既辛苦又寂寞,“花儿”和爱情是他们精神生活的调剂品。几位当年的脚户哥,今虽已年过花甲,但谈及当年脚户生涯的感情生活,老人眼中还会不时流露出一股深情。现年68岁、经营煤炭市场的马三保,年轻时也是一个脚户,正是“花儿”伴着他在河州周围的崇山峻岭间熬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我那时候出门最想媳妇,想家。每次出门,老婆送着送着就哭开了。你听着:“脚户阿哥的大铃响(阿),(是)老婆说着一步跳到个大门上,(唉)我看骡子响了人没响,我转过身子哭一场。”……我那时候嗓子好,经常唱,唱得也好,唱了心里舒服。花儿花儿嘛,经常是想了老婆了唱一唱,不唱心里急得很。“千层牡丹的石榴花,刺梅花把我的手扎上,我千思万想睡不下,我痛苦起了走吧。”……那时候唱一唱宽心吧……

时代变迁,沧海桑田,许多东西都已经变了,但有一些东西是永恒的。脚户们在行商生涯中所遵循的诚信、公平仍是今天的河州商人们恪守的商业准则,记载着脚户经历与情感的“花儿”,至今仍在西北高原传唱。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