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天游曲调更为丰富,由于语言、风格、唱法不同,散播在民间有许多同类曲调的变体。如《赶牲灵》除了流传在安塞的那首最著名,还有流传在子长和志丹的两首。《走西口》就有三种不同的曲调。信天游曲调旋律简明,也多由上下两句组成,乐曲重复,上下句头尾有小的变化。如《你妈妈打你不成才》由上下两乐句构成,每句由四小节构成,两句头尾完全一样,第6小节在第2小节基础上稍作变化,7、8小节是3、4小节的模仿。
由于特殊地理环境,有时两个人在距离遥远的两山间通话,就要扯开喉咙,因此调子高昂,所以在旋律中也多出现七度、八度的大跳。
信天游运用滑音,下滑音,延长音,装饰音较多,如前面所举的谱例,衬字简单,不像其他地区的民歌有衬句或有“ 的”“那”“呦”及“那个”“哎哟”等字,用“那个”的如在《山丹丹》、《赶牲灵》、《蓝花花》中,调式上多为“2” 、“5”、“6”,既商、徵、羽调式,结束句落在主音上,有完满的终止感。
民歌里的爱情
陕北民歌有表现悲伤哀怨的,但总的说来它明朗、旋律舒展、节奏自由、调子昂扬、优美抒情,唱法上多是男声假嗓,在野外用高腔演唱,显得音量宏大,奔放高亢。
陕北民歌
随着时代的发展,陕北民歌也赋予了新的历史内容。战争年代,许多著名的新民歌相继产生,闻名全国的《东方红》、《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翻身道情》、《边区十唱》等等,它们紧密配合着中国的革命形势,脍炙人口。在新秧歌运动中也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它们更加民族化、群众化,如《兄妹开荒》、《南泥湾》、《夫妻识字》和大型歌剧《白毛女》等等。
其实,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民歌皆系爱情歌曲,古今中外的作曲家,以优美的民间情歌为素材而创作的反映其他题材、内容的音乐作品不乏其例。《天心顺》、《工农齐武装》这两首进行曲式的战歌铿锵有力,气势磅礴,它们都出自民间的情歌,但在旋律、节奏、速度、力度诸方面都有新创造,并不因它原是首小巧缠绵的民间情歌就减色了。《东方红》、《秋收》、《娘子军连歌》等大都是上清时的情歌所演变,也一样雄浑、明朗、弘大、壮美。
陕北民歌以其博大的内容、活泼的形式、自由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和精妙的语言,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留下辉煌的一章。而今天黄土高坡的“西北风”再次大热,这充分显示了它无穷的艺术魅力。当然,今天的陕北民歌还期待着文艺工作者的进一步搜集、整理和研究,将民族文化遗产发扬光大。愿陕北民歌世代流传!
(责任编辑:蝶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