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民歌 >

鄂尔多斯民歌花坛中的一朵奇葩:漫瀚调

2010-05-05 11:43
来源:一元一 作者:清远
漫瀚调是鄂尔多斯民歌花坛中的一朵奇葩。漫瀚调囊括近百首曲调和亿万首歌词,它是这两个群体的综合名称。

 
漫瀚调是鄂尔多斯民歌花坛中的一朵奇葩。漫瀚调囊括近百首曲调和亿万首歌词,它是这两个群体的综合名称。瀚调产生在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准旗是它的故乡,歌中唱道:
 
漫瀚调调本是准格尔旗生
我爷爷唱曲儿是第三辈辈人
 
大清朝的圣旨开垦的风
刮来了种地的伙计汉族人
 
蒙古人的草地汉族人的工
同吃一股股泉水好交情
 
灌一鳖鳖烧酒炖一锅锅荤
打一黑夜拼伙弹一黑夜琴
 
地掌柜的丝弦地伙计的心
蒙古曲儿汉词稀罕死个人
 
忽溜儿粥好吃和了半把葱
蒙古曲儿汉唱红火两族人
 
沙梁梁上亮音沙沟沟听
漫瀚调调扬下了一股名
 
漫瀚调调是那铺天天云
准格尔野鹊鹊也会唱几声
 
漫瀚调调是那熟田田风
准格尔铁树树开花人开心
 
漫瀚调调自有后来人
张美蓉唱进了北京城
 
上列十首歌词,简洁形象地勾勒出了漫瀚调的产生地域、产生年代和原由,以及它流传的概貌。古时,鄂尔多斯高原是蒙古族人民以牧为业生息养机的一方水土,准格尔旗属其辖域,亦为牧区。汉族人民进入蒙旗开垦谋生是在清朝末期,史料记述“汉民到蒙古地方耕种土地,乾隆以前虽不鼓励,亦未严加禁止。……实际上,汉人耕种蒙地者,逐年增加,内蒙古上层阶级亦因租利而争招汉人或出典土地于汉人,致在内蒙古地区出现蒙汉杂居。”“光绪二十八年,清廷任命贻谷为钦命督办蒙旗垦务大臣,设垦务局在内蒙古大兴垦务,这样,汉人耕种蒙地由私放私垦改为官办,更趋合法。”
 
上录史文,记述了汉民进入蒙旗的原由。特别是准格尔旗这处蒙地与汉区山西陕西相邻,三个邻区的人民,历来便有着商贸方面的往来,加之蒙旗放垦,晋陕邻区的汉民自然捷足先登,大量流入准旗,除少数人做手工艺业和小商贩外,多数人从事农业劳动,使这处原属以牧为业的蒙族祖籍变成了蒙汉杂居农牧兼营的地区。这种局面的出现,不但在经济方面促成了蒙汉人民相互适从相互依赖的紧密关系,而且在文化生活方面也自然而然地相互感染相互交融。如在民间音乐这个领域里,晋陕邻区的爬山调、信天游、打玩艺儿(二人台)等类通俗浅显的汉族文化艺术随着汉民的进入而带入,无时不在表露演唱,蒙民对此种文化娱乐,逐日见多听多,逐日眼熟耳熟,很愿欣赏玩味。解放前,一些大户人家、高层贵族、甚至官府兵营,常常把玩艺儿班叫到府第演唱,白天在院子里包头化装演唱,黑夜在屋子里打坐腔,蒙民们则要加上蒙古曲儿座唱。汉民们也很愿学会几口蒙古曲儿,在两族唱手红火时唱上几声,以系结和促进蒙汉情谊。但碍于蒙词的繁难和词意又不通俗易懂,汉民们便把学到口的一些简易规整的蒙古曲儿即兴编上汉词演唱,唱现身情怀,唱时势风云,唱甜唱苦,唱喜唱忧,无所不唱,极其随意,突破了原蒙曲定调定词,一调一词的故旧格式,开脱出一调多词,一词多曲十分灵活新鲜的演唱方法。比种变故创新,赢得了准旗蒙族人民的赞赏,他们也很愿从千百年来众口只能传唱一曲一词陈曲陈词的死框框里迈出一步,在那些适合以汉词演唱的蒙古曲儿里编上新词,舒发新意。还因为准旗的蒙民在久远的年代前就会讲半口汉语,故此,蒙民与汉民一道,同选曲调,同编词语,这种曲词便称之为漫瀚调,蒙汉人民在为漫瀚调的产生和成长做出了同等的贡献。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