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琴棋书画 >

中国画——“笔”与“墨”须相协调(5)

2009-08-01 15:36
来源:东方书画网 作者:佚名
用墨之法 ,有浓墨法、破墨法、积墨法、淡墨法、泼墨法、焦墨法、宿墨法等。画家每作画,可按各自的擅长巧妙运用,使笔墨结合得体,极尽自然之态

用墨之法,有浓墨法、破墨法、积墨法、淡墨法、泼墨法、焦墨法、宿墨法等。画家每作画,可按各自的擅长巧妙运用,使笔墨结合得体,极尽自然之态,在用墨上得其神髓,备尽法度。

积墨之法,可推米家父子为最长,浑点丛树,自淡增浓,墨气爽朗,霞蒸云腾。董其昌题米画《云起楼图》“元章多钩云,以积墨辅其云气,至虎儿全用积墨法画云”。清康熙王东庄谓:“作水墨画,墨不碍墨;作没骨法,色不碍色,自然色中有色、墨中有墨。此善言积墨法者也。”这说明用积墨法,可于墨色中求得更多层次和变化,如画山水可得山川浑然之气,画花卉可得浑厚润泽之妙。

破墨之法,淡以浓破、湿以干破,如画沙滩、平坡,用淡墨皴染,再以浓墨画草于淡墨未干之际。此即破墨之法。大凡用破墨须掌握干湿程度,酌情破之。若等干后再用墨点染,就成为积墨之法。不论破墨或积墨,都应特别注意墨色,绝不能使墨气死板,而这又关系到水分的掌握。总之,要墨色求其活,有灵气。

关于干笔和湿笔的作用,湿笔主要是取其韵味,枯笔主要是取其气质。但是,湿笔不可过湿,过湿将会失掉笔趣;枯笔又不可过枯,过枯则没有墨韵。古人作画,都非常重视墨色的灵气,要浓的不凝滞、淡的不浮薄。目前用墨汁的人特多,而写字、画画最好都用磨墨,或加些许墨汁再磨,不要贪图方便全用墨汁。书与画作为我国民族传统的艺术品,用上墨汁,即使画的再好,也往往失去墨色的光泽,更谈不上有灵气。

作书写画,要取得墨色灵活,先以笔蘸浓墨,然后将笔略蘸清水,则墨色自然滋润灵活;纵有水墨旁沁,终可看清行笔之迹。蘸墨与蘸水之多寡,全凭作者根据创作意图和经验而定。

(责任编辑:廿相)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