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田园系列
《田园》系列将生动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融入创作之中,以诗化的艺术语言和多样表现手法,为拓展现实主义艺术创作空间,进行了有效的探索现实主义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方法,它首先应该是一种理念、一项原则,一条道路。任何时候,它都应是文艺创作的主流。进入新世纪,现实主义应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否则它的主流地位就容易动摇。新世纪现实主义艺术的走向,应该是广阔宽泛的,它应该含有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等多种优秀的表现成分。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具体表述为:文艺创作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毛泽东一连列了这“六个更”,其中本来就包含有浪漫和理想的成分,与那些机械的自然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质量和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这“六个更”的标准也必然随之与时俱进。
毛泽东在田园系列
李人毅创作《田园》系列,充分发挥了审美主体对现实世界的能动认识作用。他本着“六个更”的原则,运用身为作家、画家和从事艺术理论研究的深厚学识积累,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融合,重新审视生活,规划创作,终于在这难于出新的老题材中,寻觅到“美在于对平凡生活的发现”。这种“发现”,使一幅幅取材于平实内容的画面产生了不凡的审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