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荣和发展道路上前行
1987年9月6日至10月5日,舞阳农民画代表河南省参加第一届“中国艺术节 中国现代农民画展”,有7件作品入选并由国家民间美术博物馆收藏而成为祖国艺术宝库的珍品,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
1988年2月9日,舞阳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
从历史的角度考察,舞阳农民画不是一种自发的文化现象,也不是舞阳农民画作者的一种“自娱”行为,而是在政府文化部门组织下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
据王文浩介绍,在人民公社时期,舞阳县组织农民画创作的做法是,县里发通知、公社推荐人、生产队记工分、文化馆供食宿。人民公社解体之后,政府文化部门对农民画作者予以补贴,但经费困难使组织开展农民画创作面临巨大的压力。为了让舞阳农民画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发扬光大,舞阳县坚持不懈地沿着农民画创作市场化的方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988年9月,舞阳县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农民画院--舞阳农民画院。农民画院集创作、研究、经营为一体,以“社会主办,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画养画,以画养院,自我发展”为宗旨,大力开拓市场,先后与中国书画院等文化团体及中介组织联系,将舞阳农民画推介出去。目前,舞阳农民画已成功打入本市和平顶山、郑州等地市场,在酒店、宾馆、家庭装修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近年来,舞阳县由县文化馆馆长、农民画院院长连瑞卿牵头举办创作骨干培训班,坚持定期组织培训,已形成了一支200多人的农民画创作队伍。去年,舞阳县在市人民会堂举办首届舞阳现代民间绘画展览,有效地扩大了舞阳农民画的社会影响。
2004年,舞阳农民画入选首批“河南省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名录,去年又被列入第一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获得新的生机。截至2006年年底,共有29位舞阳农民画作者的596幅作品分别参加了国家级、省级展览或被选送国外展出,其中《左邻右舍》、《东河湾· 西河湾》、《果熟时节》在省第一届艺术节上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同时被国家、省、市有关部门收藏。
令人欣慰的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宣传文化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舞阳农民画发扬光大的政策措施,对舞阳农民画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舞阳农民画正在繁荣与发展的道路上大步行进。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