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出戏连演了三天三夜,盛况空前。演出结束后,洪昇陶醉在自己的大作中,由于醉酒,不小心落水身亡。
《长生殿》问世的年代,距离祁彪佳殉国,已经过去了将近50年。祁彪佳在世时,总结过这样的戏剧理论:“传奇取人笑易,取人哭难。”
2006年,在北京的保利剧院,一部名为《1699·桃花扇》的昆曲作品,正式公演。登台的演员,平均年龄只有18岁,他们是江苏省昆剧院20年来招收的唯一一批演员。
舞台上年轻的面孔,也吸引了一些年轻的观众。
让我们记住传奇创作历史上最后的一页辉煌——1699,这是《桃花扇》问世的年代。
《桃花扇》讲述了一个复社文人和一个秦淮歌妓的爱情故事,在这份爱情背后的,却是一个王朝300年的基业毁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止于何地。
1699年的一天,康熙皇帝命人连夜将一本刚刚问世的传奇稿本索要进宫。第二年,这部传奇的作者,就因为疑案被革去了官职。他,就是孔尚任——那位与《长生殿》的作者洪昇一起,被世人并称为“南洪北孔”的剧作家。
孔尚任,并没有像洪昇一样,在仕途上不得志。他是孔子的第六十四代后人。康熙二十四年,皇帝南巡路过山东时,他曾经奉命在御前讲读《论语》,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被破格提拔为国子监博士,开始了仕宦生活。然而,仅仅过了一年,孔尚任就在疏浚黄河海口时接触到了一批拒绝与清朝合作的明代旧臣。他与这些人广泛结交,掌握了大量南明王朝的史实。扬州城中,秦淮河畔,金陵故都,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而这里,正是《桃花扇》中主人公生活过的地方。
回到京城后,孔尚任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完成了《桃花扇》的创作。将自己在秦淮河畔了解到的史实整理加工,以严谨的态度,为后人描绘出一幅南明王朝的“众生相”。
江苏省昆剧院的这次演出将《桃花扇》的原本删节成三个小时的内容,运用现代的舞台技术对古老的昆曲进行了“空间改造”。担任总导演的,是中国国家话剧院的田沁鑫。
《桃花扇》是明清传奇中一部非常独特的作品,它的结构复杂,人物众多,情节设计环环相扣,与之前的传奇截然不同。通过侯方域与李香君一对青年男女的悲欢离合,串演出整个南明王朝从建立到衰亡的全过程。很难想象,这样一部作品,问世时,竟然不是以文章发表,而是在昆曲的舞台上表演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