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戏剧 >

古老的南剧 不可遗忘的文化瑰宝(2)

2009-08-05 16:50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张孺海
2005年12月,由来凤县南剧团、省艺术研究所联合创作,来凤剧团演出的大型民族传奇南剧《西兰卡普》在武汉首演,引起巨大轰动,被专家称为全省戏剧届

2005年12月,由来凤县南剧团、省艺术研究所联合创作,来凤剧团演出的大型民族传奇南剧《西兰卡普》在武汉首演,引起巨大轰动,被专家称为全省戏剧届的“一阵清风”和“一朵奇葩”。2007年,《西兰卡普》再次赴汉参加全国“八艺节”重点剧目选拔和“楚天文化奖评奖”演出,荣获多个奖项。

不可遗忘的文化瑰宝

伴随时代的进步,南剧艺术的传承也面临几分尴尬几分忧虑。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各地南剧团急剧减少,至今湖北省境内仅存在来凤南剧团和咸丰县南剧团两个专业剧团,演职人员不足100人,随着一大批南剧老艺人相继谢世,剧目逐渐失传,有些绝活或技巧也未得到继承,致使现在南剧日常上演剧目不足百出,并且编剧、音创、表演人才奇缺,已达到难以为继的境地。再者,老艺术家退休后,剧团年青人学演剧目不多,加上戏曲不景气,南剧传承和发展面临人才“断层”困境。

作为南剧发祥地之一的来凤县,南剧曾深受各民族群众的欢迎和喜爱,随着人民文化生活需求的变化,喜爱南剧的观众锐减,观众老龄化现象日渐严重,这些都给南剧的继承和传播带来了严重阻碍,如果不采取得力措施,数十年之后,南剧很可能成为武陵山区的绝唱!

有忧也有喜。近年来,南剧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瑰宝,它的传承保护引起各级各部门高度关注,并取得了初步成果。2007年,省民委拨付专项资金,编辑出版了《秦唯正南剧音乐·唱腔·民歌集》,填补了南剧唱腔无曲谱,传承保护无文字的空白。2008年,南剧被文化部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为保护南剧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凤县委、县政府制定“南剧百出工程”计划,在招收学员、整修剧场、新建南剧票友社、扩大宣传等六大方面保护南剧资源,制定南剧保护发展五年规划,设立南剧专项资金。

咸丰县委也将南剧保护提上议事日程,于三年前组建成立了“振兴南剧工作领导小组”,从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入手,全力振兴南剧。

(责任编辑:千古绝唱)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