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戏剧 >

川剧“变脸”的历史真相(二)(2)

2009-11-26 16:53
来源:华夏文明 作者:蒋维明 吴燕子
当青儿与负义的许仙狭路相逢时,他愤怒已极,顿时显出青面獠牙、张口吃人的鬼怪形象,增强了全剧的神话色彩,衬托了白娘子的宛转柔情。谢国祥演出

当青儿与负义的许仙狭路相逢时,他愤怒已极,顿时显出青面獠牙、张口吃人的鬼怪形象,增强了全剧的神话色彩,衬托了白娘子的宛转柔情。谢国祥演出前便要为“抹脸”作准备。他用当时的纸烟盒内的锡箔纸,包了三团鸽蛋般大小的白、红、黑釉彩,开口的一方向上。

演出时,青儿由下马门上场,站在脚箱上面,面对负心的许仙怒斥:“你是姑爷,不得活!”左手虚晃,衣袖一抖,忽然用右手从额间往下一抹--“白彩”先已夹在“包额”之下,开口朝下方,脸便抹成白色,意即“脸都气白了”。

接着,青儿与白娘子“对式口”,白娘子求他不要鲁莽行事,护住许仙。青儿伺机将左手夹着的“红彩”往脸上一抹,于是红色盖住了白色,脸被气红了。青儿又追赶许仙下场去。

川剧变脸

谢国祥迅速在盆里洗手,楷干,又夹着“黑彩”追赶上场,在扑向许仙、抓拿之际,将脸抹黑;同时,口中獠牙伸出,左右翻动,表现其青面獠牙的狰狞。

谢国祥是“川东花脸上”罗开堂的再传弟子,从师李兰廷学艺多年,在跑江湖搭班演戏中钻研、实践、改进,练成绝活。萧、周、谢合作的《断桥》珠联璧合,成为当时梨园的名作。谢国祥的表演后来得到继承和发展、改进。《断桥》的表演因此增添了浓郁的地方色彩。

还有,川剧《闹齐庭》,系清末民初作家黄吉安编写的“列国戏”之一,描写的是:齐桓公死后,众公子因争夺君位,大闹朝堂。公子昭请来宋国军队相助,击败几位对手,借武力登上国君的宝座。

剧中公子昭为小生扮演,风流倜傥,颇令人同情。可是,他登位接印后,传下的第一道诏书却是“选尽天下美色,充实后宫”。如此荒唐,令人瞠目结舌。也即在传诏书的这一瞬间,演员迅速给角色的鼻梁上抹了一块“白色豆腐干”--俊小生变成了小丑。真可谓神来之笔!

此外,川剧《活捉石怀玉》、《放裴》都使用抹灰变脸的特技,表现人物胆颤心惊、魂飞魄散的惊恐与绝望。

艺术反映生活。川剧正是从实际生活形态中,加以提炼、夸张,从而独创了川剧特技之一的变脸。

“变脸”是为展示剧情、为人物塑造服务的一种手段;单纯炫耀技巧是不足取的。在源远流长的川剧艺术海洋中,“变脸”的仅是其中的一颗珍珠,而在艺海深处,还有许多珍珠、宝石、珊瑚、彩贝珍藏着。对川剧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弘扬,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南有乔木)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