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解长春
在清朝后期,环县道情皮影戏得到空前繁荣,产生了著名的艺人解长春。据解氏后人们说,解长春的三堂叔青壮年时因家庭贫困,早年外出到陕西关中闯荡,入过当地的皮影戏班,学了一些唱皮影戏的技巧,回来后在穷乡僻壤的环县一带组班演唱,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解长春进入三堂叔的戏班后,苦学苦练,加之他天生聪慧,进步很快,两年后便学成谢师,担当了演唱的前台“把式”,并独立组成戏班。
环县道情皮影
解长春出生在兴隆山近旁的环县四合塬乡。据有关研究者介绍,如果没有解长春,应该说就没有今天的环县道情皮影,有人说他是环县皮影的开创人。他的四大弟子敬乃梁、杜民华、韩德芳、魏国诚以及后来的十大著名戏班,无不围绕着解长春或是在他的影响下成长起来。
解长春为环县道情皮影贡献最主要的是他大胆革新与全面改进道情皮影,系统整理改编道情剧本,改进和增加乐器伴奏,并统一了曲牌曲调,创造了新的板式和唱法,最终使其以精湛无比的演技,以及高亢圆润的唱腔和激越悠扬的音乐成为独具环县地方特色的道情皮影。解长春培养了一批声名远扬的得意弟子,在解长春口传心授、精心培育下,敬乃梁、杜民华、韩得芳、魏国诚四大弟子学成出师,另组班子传唱,形成了当地人们称谓的“东、西、南、北”四路流派,从而使得道情皮影这种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责任编辑:蝶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