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戏剧 >

古典唯美的昆曲 六百年的游园惊梦(2)

2010-02-08 15:29
来源:长城论坛 作者:托塔天王
在《红楼梦》第十八回中,元妃省亲,点了四出戏:《家宴》、《乞巧》、《仙缘》、《离魂》,或许你没有想到,这四出戏其实都是昆曲,而且都选自最
 
  在《红楼梦》第十八回中,元妃省亲,点了四出戏:《家宴》、《乞巧》、《仙缘》、《离魂》,或许你没有想到,这四出戏其实都是昆曲,而且都选自最著名的传奇本子:《一捧雪》、《长生殿》、《邯郸梦》以及《牡丹亭》。《红楼梦》的成书年代,正当康乾盛世,也正逢昆曲的鼎盛之时,上至荣宁二府的王卿贵族,下至勾栏瓦肆里的市井小民,对昆曲的热爱,由南到北,举国若狂。然而正所谓世事沧桑,经过了500多年的颠沛流离,昆曲到了民国初年,却恍若已成隔世遗音,只剩下数十位执著的艺人还在苦苦支撑,维持着一丝气息。到了抗战时期,国破家亡,昆曲更是近乎失传,几成绝响。
 
江苏省昆剧院院长邵恺杰:
 
民国时期国运衰微,军阀割据,民不聊生,昆曲几乎要消亡的地步,所以历史上21年,我们苏州的一些**实业家搞了一个苏州昆曲传习所,招了44个小孩,这44个小孩就是我们现在在昆剧历史上著名的“传字辈”老艺术家,这个薪火代传,这个举措不得了,没有这个举措昆曲表演艺术很有可能在我们国运衰微的民国时期二十年代初期就要趋于消亡。
 
  上海昆剧院院长蔡正仁:那个时候的昆曲可以讲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因为当时全院上下的昆曲艺人就几十位,二三十位最多,在这个时候如果你不采取措施来培养接班人,那么很可能在上一个世纪,到不了二十一世纪昆曲就没有了,我们后代的人只有从书本上了解,就像现在对于元曲是什么样的,大家都说不上来,但书本上能看到。
 
电影《霸王别姬》中,四喜科班的老艺人生前唱的最后一折戏,便是昆曲《夜奔》。整部影片正是以这些京昆艺人们的人生遭遇为切入点,来反思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近代历史风云中的艰难处境,以及在这艰难之中所体现的价值取向与人格操守。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悲剧,悲剧的结局是,艺人流落乱世,绝技失传无继,昆曲从人们的唇齿间和耳旁流失了。
 
  朝天宫是金陵的一处名胜,原来是道观,同治年间又被改建为孔庙,同时将江宁学府也迁到这里。一个多世纪过去了,朝天宫成了南京人气最旺的古玩市场,而江宁学府的主人也换成了今天的江苏省昆剧院。虽然地处繁华闹市,这里却早已为人所遗忘。在这个小院里,除了后院小剧场里不时来来的阵阵咿咿呀呀的昆曲之外,剩下的便只有寂寞了。
 
江苏省昆剧院院长邵恺杰:
 
那一段时候由于经济上的拮据,经济拮据、人心涣散,大家想咱们辛勤地投入、辛勤的奉献得不到应有的呼应,甚至得不到应有的承认。
 
  今年的5月18日,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一评选的最主要的依据有两个:一是影响巨大,二是濒临灭绝。对于这两点,昆曲可以说是当之无愧。当然,前一个“无愧”是自豪,而后一个则是无奈。昆曲的衰落,有着历史的必然逻辑。由于它的文化根基是中国的古典文学,因而与现代社会最大最直接的隔膜,就是它的语言载体--文言文。
 
  戏曲理论家丛兆恒: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