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曲艺 >

感动中国的快板书艺术:平、爆、脆、美

2009-04-17 13:19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大家对快板书这种曲艺形式应该都不陌生。快板书引人入胜的故事,击节铿锵的演唱,火爆抓人的艺术效果,都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家对快板书这种曲艺形式应该都不陌生。快板书引人入胜的故事,击节铿锵的演唱,火爆抓人的艺术效果,都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可能不知道,快板书如此好听好看,从“开山”到现在只有几十年的历史。而且,它绝对是天津“本地制造”。

快板书从天津“开山”

说起快板书,天津曲艺家协会秘书长、著名快板书演员张志宽的话就滔滔不绝。张志宽是快板书创始人李润杰的弟子,曾随李润杰学习快板书艺术多年。

张志宽说,李润杰老师原名李玉奎,润杰是艺名。李润杰是武清县(现天津武清区)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4岁到天津学徒,曾学习数来宝。后拜评书名家段荣华、相声名家焦少海为师,后以说相声评书为业。李润杰致力于曲艺改革,在数来宝的基础上,吸收了太平歌词、山东快书、评书、西河大鼓、相声的特长,创造了“快板书”这一艺术形式。

张志宽说,许多人容易把数来宝和快板书混淆,其实二者有明显区别。从内容上看,快板书,有人有事有故事情节,且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数来宝则相对简单。在演唱方面,数来宝用“花辙”,句式上以六、七字为主。而快板书句式并不规范,可长可短,一辙到底。演唱时,数来宝用“上扬音”,快板书用“下沉音”,这也是观众欣赏时可以发现的主要区别。

1953年,李润杰先生从西安回到故乡天津。这时他的快板书艺术已经成熟。时任天津曲协主席的王焚老先生和他共同确定了“快板书”这个名称。从此,快板书不断丰富发展,走向全国。

 快板书艺术感动全国

张志宽说,李氏快板书艺术上讲究4个字:平、爆、脆、美。平,就是要唱得平平整整,让观众听了舒服。爆,就是激情平整之中出现高潮。脆,指发音准确,不掉字不倒字,力求弹性。美,指声音甜美,高而不躁,低而不闷悦耳动听。

曲艺评论界认为,李润杰把这“四字诀”发展到了极致,简直是“平如暖风湖面,爆如炸雷闪电,脆如珠落玉盘,美如醉酒心田。”

另一位著名快板书艺术家陈永忠的儿子陈新,也回忆了当年快板书的艺术历程。陈新说,经过老一代快板书表演艺术家的努力,形成了一整套快板书表演的理论,“七块板”基本被固定为击节伴奏乐器,“评口”、“俏口”等11种演唱技巧的合理运用,手眼身法的配合,舞台布局、人物刻画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从李润杰先生创作演出快板书《长征》开始,他的《三打白骨精》、《铸剑》、《燕青打擂》、《杨志卖刀》等作品家喻户晓,受到全国观众的欢迎。

作为李润杰的弟子,张志宽也继承和发展了快板书艺术。他的多段作品成为快板书名段,如《东方旭打擂》、《武松打虎》、《劫刑车》等,观众都耳熟能详。

喜看新人吐新蕊

作为曲艺之乡和快板书发祥地的天津,多年来培养除了一大批快板人才。李润杰先生的儿子李少杰,如今也是天津市曲艺团的演员,常年致力于快板书人才的培养。天津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有了专门培养中等人才的曲艺学校,该校说颂专业更是培养了大量快板书人才。许多学生还在全国性的曲艺、快板专业比赛中获奖。

近年来,许多曲艺界人士还走进天津的普通中小学校,兴办快板、鼓曲培训班,让曲艺走进校园。相信随着这些事业的发展,作为快板书的开山之地,天津的快板书艺术将得到新的发展,天津的快板书会越来越好。

(编辑:笑傲江湖)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3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