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评话,作为福州方言艺术集中体现和典型代表,其历史悠久,充满着唐宋说唱艺术的遗风,在我国曲艺界素有“活化石”之称。今天尽管福州评话受到影视、卡拉ok、歌舞等文艺形式的冲击,但是它并没有就此失去其艺术生命力,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姿吸引着众多的福州听众,这在于福州评话拥有自己独特的审美韵味。
一、创造活跃的想象空间
福州评话是一门说书艺术。一场完整且成功的演出,就是由演讲者与听讲者在同一时空中共同完成的。评话艺人说书的一大艺术目的就是要调动听众的审美注意,激起听众的审美热情,使听众与自己达到一种共时性创作的审美愉悦。为了达到这种境界,评话艺人极其重视在说书中创造出活跃的想象空间。听众只有处在活跃的想象空间里,才能进入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境地。所说的活跃的想象空间,就是说听众在听书过程中能积极地充分自由地驰骋自己的审美想象力,使欣赏心理状态处在一种共鸣的审美状态中。
福州评话
福州评话艺人在说书中怎样去创造出活跃的想象空间呢?评话艺人说书,就是讲故事。所讲的故事必须好听、动人,否则,听众就不喜欢听,也就难以进入活跃的想象空间中去。优秀的福州评话所叙述的故事往往以情节的曲折性、悬念的巧妙性、人物的生动性为听众创造出活跃的想象空间。情节的曲折性,就是说评话艺人在讲故事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使故事情节变得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味。这样做,就使听众的心弦被曲折的情节所绷紧,听众就能全神贯注于所讲的故事中去;悬念的巧妙性,即评话艺人在所讲的故事中善于巧妙地设置悬念,使故事发展的每个段落环环相扣,使得听众在知其一后,还欲知其二,其审美注意紧紧跟随着故事发展而转移,让听众有一种要“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审美欣赏欲望;人物的生动性,即评话艺人在所讲的故事中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因为人物是故事的主角,是事件发展的主体,只有人物的生动性,才能使听众的内心紧紧牵挂着故事中人物的命运及其结局,使听众有一种与故事中的人物同呼吸、共活动的审美欣赏感觉。
二、具有和谐的音韵美
福州评话是以说为主兼有吟唱的曲艺艺术。评话艺人在说书中伴有吟唱,这吟唱往往是在福州评话所特有的道具——铙钹敲打协助下进行的。福州评话的吟唱一般用在:
(一)、评话的开场。评话艺人常常用八、九、十言的十来句唱词作为开场序来引发全场评话,这开场序的吟唱节奏是舒缓稳重的。
(二)、表白心情与陈述详情。评话艺人在说书中表白人物的心情与陈述某事的详情时,喜欢用吟唱来代替说讲,其吟唱的节奏是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富有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