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曲艺 >

家庭中相声演员最多者:常派相声(2)

2010-05-13 10:42
来源: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作者:王誉
常宝霆:(1928 )艺名三蘑菇。自幼随父常连安学艺,九岁登台,十一岁在启明茶社相声大会演出。十二岁拜郭荣起为师。初演相声时,父亲为其捧哏。
 
 
常宝霆:(1928— )艺名“三蘑菇”。自幼随父常连安学艺,九岁登台,十一岁在启明茶社“相声大会”演出。十二岁拜郭荣起为师。初演相声时,父亲为其捧哏。1945年起与白全福结为搭档,两人共同合作四十余年。1948年定居天津。建国初期,参加天津市曲艺工作团。后为天津市曲艺团演员。其嗓音清脆,口齿伶俐,表演洒脱明快,擅长贯口活和柳活。在长期的合作中,他与白全福形成了严谨、机趣、炽热、绘声绘形的艺术风格。他们的表演闹而不喧,热烈火爆,干脆流畅,具有帅派风格,其代表曲目有《不同风格》、《听广播》、《水车问题》、《挖宝》、《一枝新花》、《笑灾乐祸》、《诸葛亮遇险》、《爱什么》、《道德法庭》和传统相声《黄鹤楼》、《数来宝》、《戏迷药方》、《卖布头》、《闹公堂》、《学四省》、《大审》、《绕口令》等。曾任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相声研究会会长等职。
 
常宝霆是一位比较全面的相声演员,其创作与表演并重,均有可圈可点之处。在表演上,以火爆炽烈见长,尤其是学唱类的段子,更是得心应手。怹与白全福合作演出的很多曲目都成为今天的范本,如《杂学唱》、《大审》、《闹公堂》、《卖布头》等。在创作上,怹也毫不逊色,创作的《水车问题》、《还乡记》、《我爱乒乓球》等名噪一时;与石世昌合作创作的《诸葛亮遇险》曾在1982年10月的津门曲荟上演出,后成为其代表曲目之一。此外,怹还参加了建国初成立的相声改进小组,为相声的改革转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常宝华:(1930— )艺名“四蘑菇”。历任海政文工团演员、编导,海政曲艺队队长,中国曲艺家协会第二届常务理事、理事,全国文艺代表大会第二、三、四、五次大会代表。自幼随父及兄宝堃学习相声。八岁到启明茶社相声大会学徒,九岁登台,学习并演出过传统相声七十余段。曾整理编写相声《字象》,为处女作。1950年参加北城游艺社,演出相声,同时演出文明戏《锯碗丁》、《春阿氏》,京剧《打面缸》、《红鸾喜》、《挑帘裁衣》等。1951年参加天津市曲艺工作团,师承马三立。 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赴朝鲜慰问演出。回国后,参加海政文工团。1958年合作并演出相声《水兵破迷信》,参加全国第一届曲艺会演获创作和表演优秀奖。 1959年合作并演出相声《昨天》,参加全军第二届文艺会演获创作和表演优秀奖。1977年合作并演出《帽子工厂》、《狗头军师张》,参加全军第四届文艺会演获创作和优秀表演奖。1983年被评为全国十大笑星之一。收徒赵福玉、牛群等。合著有《常氏相声选》(1988)。
 
与其兄宝霆相比,常宝华的创作能力更胜一筹。从五十年代至今,常宝华创演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新相声,上面提到的不再赘述,其他尚有《追溯》(与常贵田等合作)等。1992年创作演出的《追溯》在当时曾引发很大争议,人们认为其不属于相声,更像是小品或独幕剧,甚至有人认为是配乐诗朗诵的变体。但形式上的差异并不能掩盖其内容的本色,尽管一老一少两位演员表面上是在自言自语,并无交流沟通,但实际上正是通过这一来一往形成对比和反差,从而揭示出整个社会的变迁。这种形式后来曾被冯巩、牛群等很多相声演员借鉴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后来“泛相声”概念的形成。但无论如何,其表演形式令人耳目一新,后来也被证明是成功的。
 
常宝丰:(1947— )1951年随父来到天津,在其父的教导下,掌握了相声的基础知识。九岁时进入天津电台录制节目。1958年考取天津市曲艺团少年训练队,在郭荣起、张寿臣、张庆森、赵佩茹等前辈名家的传授下,学习并演出了《绕口令》、《八扇屏》、《卖布头》等传统段子。1961年参加常氏相声专场演出,“文革”中转业到工厂。1979年调入天津市曲艺团。1985年拜马三立为师,艺术日臻成熟。他表演的新相声《并非讽刺裁判》(刘梓钰创作)和《花的礼赞》,多次在全国相声大赛中获奖。他还连续参加了近年来“津门曲荟”的演出。在2003年举办的“津门曲荟”上,曾与王佩元合演《对坐数来宝》,获得好评。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3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