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易学天地 > 教你好风水 >

穿越生死的中轴线:解析十三陵和紫禁城的风水(4)

2010-05-26 14:14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作者:蔡伟
古人认为,自古帝王阳宅(宫城)和阴宅(陵寝)同属一脉。天寿山的龙结(山脉蜿蜒回转的地方),不仅是十三陵的靠山,也是紫禁城乃至北京城的龙脉靠山。如
古人认为,自古帝王阳宅(宫城)和阴宅(陵寝)同属一脉。天寿山的龙结(山脉蜿蜒回转的地方),不仅是十三陵的靠山,也是紫禁城乃至北京城的龙脉靠山。如此一来,上天之气将会源源不断地通过强大蜿蜒的北干龙(古人认为天下山脉从昆仑发源后,从西到东共有三或四条主脉,用龙来形容,称为“干龙”),从昆仑山直到天寿山,最后汇聚北京。明人徐善述的看法就具有这种代表性。他认为,明朝位于北京、凤阳和南京的三处皇陵占尽了中国北中南三大干龙。北京的龙脉被认为发自万山之祖的昆仑山,而北京龙脉所在的北干龙则是天下最长的龙脉,昌平的天寿山则是北干龙的“龙结”。定都北京,明王朝的国运和王气将会悠长不绝。
 
在尚没有现代国家概念的古人心中,只有“天下”的概念。那时的首都不但是一个首要的城市,更有伦理和天命上的象征意义,必“举九州之势以立城郭”。北京城的位置和地形,完全符合“风水”的要求。明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朱棣下诏,宣布次年开始营建北京宫殿,但大规模营建北京的工程则从永乐十五年(1417年)才开始。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城基本完工,次年明成祖将首都从金陵迁至北京。这座永乐皇帝在元大都的废墟上建造的中天之城,可以说是时人心目中天、地、人最完美的结合。而北京城内的紫禁城,则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浓缩了中国礼制和风水理念的建筑群。
 
紫禁城的星象投影
 
如果说山川的“形胜”是古代都城、陵寝乃至其他许多城市和建筑选址考虑的首要对象,那么古人对于天象和星辰的理解则是影响这些城市和建筑建造的主要因素之一。
 
十三陵的风水形势
十三陵中,每一座陵墓在祭祀殿堂恩殿后、明楼方城之前,都有一座形似牌坊的门式建筑,叫做棂星门。在十三陵总神道石像生的终端,也有一座规模较大造型别致的棂星门。古人曾说:“圣殿之有棂星门,盖尊圣门如天门也。”宫室、坛庙、陵寝中棂星门的设立,正是将皇帝走的大门当作进入天宫的天门。这一理论依据,正是源于风水术中对于星象的理解和阐述。
 
近代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发现的距今六千年的仰韶文化墓葬中,一具被发掘出的尸骨左右两旁,赫然出现了用蚌壳砌筑的、图案极为清晰的“青龙”、“白虎”之古人理解天象的图形。从中可以了解到,中国人很早就把人间的许多事物看作是天上星象在人间的投影。所谓“华盖阁道,上应天文”,以实现“天人合一”的最高的理想。
 
宋代郑樵所著的《通志》中称紫微、太微、天市为三垣。居住在北半球的中国人将北半球天空中的星座划分为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三大区域,并将其想象为三大城垣,其中紫微垣位居北半球的中央。北斗七星指向正北,在星宿中属紫微垣,在古代被认为是位于天空中心的极星,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因此古人以紫微星垣比喻皇帝的居处,是帝星所在,紫禁城自然便成为天空三垣的地面投影。紫禁城各部分也象征着人间的三垣:前朝的奉天殿(后名太和殿)、华盖殿(后名中和殿)、谨身殿(后名保和殿)象征太微垣,取像于太微垣;后宫的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以及东西六宫取像于紫微垣;而天市垣虽然并没有建筑,但《春明梦余录》却有记载说,明代玄武门外曾“每月逢四则开市,听商贾易,谓之内市”。
 
如此一来,皇帝居住的紫禁城便毋庸置疑地成为天下的中心。如果说在明清时代人的心目中,昆仑山如同希腊人心中的奥林匹斯山,是众神居住之所,那么在现实世界中,龙脉源自万山之祖的天寿山则是天下众山之首。紫禁城和北京城则像北斗星一样为天下所拥戴拱卫。在今天居于紫禁城中轴线中心的太和殿上,仍可以看到这样一副楹联:
 
龙德正中天,四海雍熙符广运,
 
凤城回北斗,万邦和谐颂平章。
 
在中国人看来,京城内的君主只有具备高尚的德行,天下才能像众星围绕北斗星一样拥戴他。无论生、死,作为皇帝生前居住的紫禁城,还是死后下葬的陵寝,星象投影的象征都无处不在。今天从飞机上俯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位于南京的孝陵,其主要建筑就清晰地呈现出北斗七星布局。这七颗“星”依次为:神功圣德碑亭、神道望柱、棂星门、御河桥、文武坊门、亭殿、宝顶。而在北京十三陵,天寿山仿佛就是十三陵的北极星,位于十三陵陵区的中央,“取向于天”,象征着皇帝死后“魂归北斗”。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