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儒家大同理想所提倡的“天下为公”的无私奉献精神和财产公有的社会制度,同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有相通之处;
其二,儒家在大同理想中所确立的“选贤与能”的用人路线,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这对于当今世界各国建立选拔公务员制度仍有启迪意义;
其三,儒家大同理想强调“讲信修睦”,提倡人们在交往中,讲究诚信,和睦相处,这同今天“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不谋而合;
其四,儒家大同理想倡导“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强调要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表现了对“人”的关爱,同今天所提倡的“以人为本”思想相吻合,它启迪现代社会的人们,如何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系统,使老弱病残者得到应有关照。
其五,儒家“大同理想”向往“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安定局面,同我们今天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相契合,对于我们坚定“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大政方针,具有积极意义。
当然,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局限,儒家“大同理想”也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对此我们不能苛求于古人。我们应当从古人思想中的闪光处,引出积极的思想内容,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责任编辑:七月未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