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爱我中华 > 历史丰碑 >

抗日战争(八):中国人民不会在强敌面前屈服(2)

2009-08-04 16:34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佚名
连长带着十节电池的大手电,一打亮就看见日本人的尸体,还有一个妇女也死了,看见小姑娘站着呢,瞪着眼站着。当时外边的敌人火力还打着,有点硝烟

连长带着十节电池的大手电,一打亮就看见日本人的尸体,还有一个妇女也死了,看见小姑娘站着呢,瞪着眼站着。当时外边的敌人火力还打着,有点硝烟味道,连长看这个情况危险,卫生员正从枪眼往外看,子弹从眼打到后脑勺,卫生员牺牲了,连长说危险,你赶快把这个小孩抱走,送到营部救护所去。这一说我马上就把这个小女孩抱着冲出碉堡。

这里就是美穗子被救的地方,当时她的父亲加藤清利曾是这里火车站的副站长。百团大战攻打井陉煤矿的战斗一开始,美穗子的父母就在炮火中失去了生命,幼小的美穗子和襁褓中的妹妹侥幸活了下来。

聂荣臻听说战士们救出了两个日本小孩,就让前线部队冒着枪林弹雨把孩子送到了他的临时指挥部。

透过小姑娘惊恐的眼睛,将军的心里涌起了一股强烈的责任感。

前方枪声、炮声,战火风靡的这种情况下,他非常镇静,出去瞧瞧孩子,逗孩子笑,给孩子喂饭,拿着刀子削梨,一块一块往(她的)嘴里喂,他捅她胳肢窝逗她笑,可有意思了。那个美穗子五岁了,她老是拽着聂荣臻的马裤,瞪着眼看,她看什么,她想说这是谁,当然她没有办法说,但她瞪着眼,聂荣臻老是说她,你看,你看什么看?你说我是谁?

回忆起65年前的那一幕,至今乡亲们还流露出一种骄傲感,因为当年就是他们村里的人受聂荣臻将军的委托,挑着担子把两个日本小姑娘送到日本军营的。

她不愿意走,依依不舍。聂荣臻当时站在那里说了几句话。他说:这两个小姑娘是日本人民的后代,我们和日本人民的后代没有仇恨,不用说她是这么点的孩子,在战场上咱们救活她。要是日本士兵拿着刀、枪,和咱们在战场上拼,咱们决不允许他,和他拼搏到底。如果一旦他放下武器,我们优待俘虏,何况这么点两个无辜的孩子,我们不能以牙还牙。我们要以人道主义精神去对待日本人民的后代。

在送走日本小姑娘的时候,聂荣臻将军还让护送的村民带上了一封写给日本士兵的信,信是这样写的:“此次我军进击正太线,收复东王舍,带来了日本弱女二人。……经我收容抚育后,兹特着人送还,请转交其亲属抚养,幸勿使彼辈无辜孤女沦落异域,葬身沟壑而后已。……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战到底。深望君等幡然觉醒,与中国士兵人民齐心协力,共谋解放,则日本幸甚,中国亦幸甚。”

1980年,美穗子和她的全家专程来到中国,拜望了她的“中国父亲”——聂荣臻将军。美穗子还受日本北海道渔民的委托,带来了干贝等礼物,表达了她对中国人民的感激之情。美穗子告诉聂荣臻元帅说:“当年参加过正太路作战的日本旧军人再三表示,他们对不起中国人民,非常抱歉。”

拍下这张照片的是八路军里第一位专业的摄影记者沙飞,他经历了百团大战的全过程。

今天人们尊称沙飞为“中国第一红色摄影师”。抗战开始,26岁的沙飞就毅然投身到战争的最前沿,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史料和不朽的形象。然而,几年以后他竟然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是什么样的刺激导致这位职业摄影记者精神失常呢?

他亲眼看见了这个情况。当时他们在那个村里准备做早饭时,煮了一锅开水。结果敌人来了,这锅开水也没煮饭,他们就跑了。等敌人走了以后,我父亲叫下面的战士回村里看的时候呢,看到锅里煮了两个孩子。一个是保卫部长于光文几个月的一个儿子,还有一个是老百姓的几个月的儿子。还有保卫部长于部长的老婆张丽,被敌人挑死了,全身脱光了衣服,在那个屋的门口。他们收尸的同志后来给我爸讲这个情况,都是大哭呀。所以我爸就说,战场上发生的两件事,一个是中国军队救美穗子还把她送回到日方去,而中方的两个孩子被日本的士兵活活地扔在开水锅里煮死。这两件事,一个是中国军队的文明,一个是日本兵的残暴,对他刺激特别大。

这些烧焦的尸体都是手无寸铁的普通农民,惨案发生后,沙飞的战友雷烨随同乡亲们和八路军战士清理现场时,拍下了这些照片。

这就是著名的“潘家峪惨案”。

1941年1月25日,旧历的腊月28,他们召集了3000多名日本兵和2000名伪军,趁着天不亮,把潘家峪紧紧地包围起来,2000多名伪军奉命在村外周围站岗,3000多名日本兵进村挨门挨户搜人。

这个院子是地主潘惠林的院子,一宅三院,当日军进村挨门挨户搜人的同时,他们把这整个院子铺满了松枝柴草,并且浇上了煤油,四周墙上和房上站满了荷枪实弹的日本兵,门洞子这儿和西院两个厢房中间各架一挺机枪,这山坡上,架了两架掷弹筒。当我们的乡亲从西大坑被驱赶进这院子里以后,一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开始了。院内的日本兵先是用战刀砍、刺刀扎,接着两挺机枪和四周墙上的日本兵,向人们开枪扫射,枪一响,满院柴草立刻打着了,整个大院是一片火海,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处在冲天的火海和密集的弹雨之中,人们乱了,四处乱跑,奔突嚎叫,衣服烧着了,头发烧焦了,人人像一个火球,在浓烟烈火中滚动。

每年的清明节,潘家峪村里的所有人都要来这里祭奠他们死去的先辈。1700人的潘家峪村,被日军屠杀了1230人,而且被烧得面目全非 ,无法辨认。于是,潘家峪村民只好按性别和年龄,把他们分别埋在两个男墓,一个女墓和一个童墓中。

潘家峪盛产葡萄,一直是闻名全国的葡萄之乡。昨天的悲痛也许会永远印在他们的心灵深处,但从今天这些幸存者的脸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出他们对明天的希望。

我们在华北大地上,走访这些战争的幸存者,发现每一个县都有惨案,每一个村都受到日军的屠杀。一向以“南进”、攻占铁路线和大城市为作战目标的日军,为什么连续几年不断对华北地区用兵扫荡、讨伐、肃正作战?甚至把枪口对准普通的百姓?

百团大战对敌人的打击相当大。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侵略者认识到,的的确确,敌后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是它最危险的敌人。那么敌后抗日根据地,敌后军民的游击战。不平息的话,它对中国的战争是没有希望的。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了这样一个“烬灭作战”。那么,(19)41年、(19)42年,它就进行了“治安强化运动”的“扫荡”,就是“总力战”。“总力战”就是军事、经济、政治、文化集合起来。那么在这个“扫荡”之中,就是消灭根据地的一切生存条件,把所有的房子烧光,见人就杀光,东西抢光。它在作战当中,已经有了“三光”具体的执行部队了,你比如说放火队、破坏队、运粮队,那么这就是“三光”。在作战的同时要把这三个任务完成。全面地进入作战和“三光”形成一个整体。“扫荡”和“三光”完全是一致的。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