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当“非遗”遇见世博(2)

2010-06-29 11:16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周楠
和厂家反复商议,张建君作为设计方定了两个原则:其一,中国馆云锦画不能因为成本问题而偷工减料,仍然使用手工制作;其二,云锦的图案织造必须更
和厂家反复商议,张建君作为设计方定了两个原则:其一,“中国馆”云锦画不能因为成本问题而偷工减料,仍然使用手工制作;其二,云锦的图案织造必须更新,跟上新的需求,倘若云锦工艺停留在织造龙袍、官服的原位,它只能是博物馆里的文化符号。古韵新风艰难融通,沪宁创意携手共进,最终成就了世博特许商品——“中国馆”云锦画,让云锦完成巧妙转身。
 
对此,云锦制作名匠王六林显得很满意,“从前云锦工艺长期专用于织造皇帝的龙袍冕服,不惜工本,由此成就了中国最华丽的锦缎。云锦必须手工织造,多以龙凤等不规则图案为主,成熟的商品市场在南京、北京等地,这次世博会,是将云锦更好地推向世界的契机。下一步我们打算再次在设计上形成突破,尝试用云锦做西洋画。不过依然会严格按照传统工艺生产,变化的只是图案、色彩和款式,这样既适应现代人的审美,又不会破坏云锦的本真价值,使技艺得到很好的传承。”
 
剪纸和皮影的改头换面
 
从保护“非遗”的角度看,能够准确掌握“非遗”工艺的技师无疑是最佳传承人。但是这种简单的传承方式,其生命力的延续是否永恒?一种理想的模式就是传承人具有发展意识,除了自身的探索发展,还要与外界合作,与时俱进,不是守着“非遗”不动。
 
定价240元的金色世博剪纸书签礼品装,卖到脱销。身着唐装、和服、墨西哥风情服装等的10款海宝剪纸,被制作成为金属剪纸书签,这个创意让很多人为之一赞。
 
制作过程足足耗了2年。张建君说,剪纸大师将着装海宝通过剪纸剪出来,实属不易,十分精细自不必说,“为了完成剪纸,还得变通,将海宝的眼珠和眼眶连线。”其中最麻烦的工艺还是金属蚀刻。“剪纸太精细了,做成0.5毫米厚度的纯铜书签难度极大,成品率很低,一般厂家不肯接。”张建君为此找了20多家厂商,试了七八回才获得成功。
 
将“非遗”皮影的人物印入扑克走进世博会,也堪称首次。张建君表示:“这样就可以在保护的基础上,更加系统和深入地发掘推广皮影的历史文化内涵。”旗下有10多位皮影传承人,却始终停留在皮影制作和皮影戏的演出上,陕西雨田民间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雷文东,特别感叹和上海方面的合作,“这次受了很大启发:传统技艺只有生活化、市场化,才能受众更广。”
 
雷文东说,不少“非遗”代表性继承人希望能在上海世博会的推动下,让自家绝活走出“博物馆生存”状态,“成为国家乃至世界级的‘非遗’,意味着古老的技艺可以受到保护,而为‘非遗’找到新的生存方式,是‘继承人’们更欣慰的。”
 
专家建议:上海设计助推“非遗”创意生存
 
新闻视点:您如何看待非遗技艺传承和创意产业发展的结合?
 
何增强(上海创意产业中心秘书长):这非常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需要抢救,需要传承,也需要技术的创新和文化的创意。将“非遗”转化为创意产业,可以创造产业价值,同时因其在当代社会被持续生产和消费,不失为一种生产性方式保护。台湾的藤编工艺创意让我印象很深,10个工艺师和10个现代设计师联手,既保留了古老的手工技艺,又设计简约时尚,适合今天的生活需要,满足了人们审美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意大利米兰家具展中卖得很好。我们提倡传统技艺的“生产性方式保护”,就是要使手工艺介入到当代物质财富的创造中,而不仅仅是一种技艺表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保护目的。
 
新闻视点:您觉得目前这方面有哪些问题值得注意?
 
何增强:应该说,我们还处在对“非遗”的初级开发阶段。相比国外将传统手工艺与科技、品牌的很好结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利用世博会,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审视别人如何利用文化遗产打造民族品牌,用心磨一把“亮剑”。
 
创意产业的核心是技能和版权,目前,中国已成为拥有世界级“非遗”数量最多的国家,但就“非遗”保护还没有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而设计和创意被侵权的机会就更大。这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够,需要法律的不断完善和全社会道德的提升。
 
至于非遗制作方式和现代标准的矛盾,我觉得一方面需要尊重工艺,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再创意,既然是批量化生产就要尊重现代法律,这是对消费者的保护。
 
新闻视点:上海不久前跻身“设计之都”。在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生存之路上,上海应有何作为?
 
何增强:“非遗”走向创意生存之路,是一次从小众化到大众化的转变。不仅需要发扬其内在的文化支撑,更需要遵循市场规律,将传统技艺与时尚创意、技术资金、市场营销等完美结合,才能提升产业附加值。在这方面,上海可以利用并发展好现有的优势,大有所为。“上海设计”可以助推“非遗”创意生存,促进传统手工艺走向现代,带动制造业升级,但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重视和共同开发,其中既要有政府部门的政策措施引导,也需要相关的市场培育措施,更需要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支撑。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