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启示:为何刘邦能成功?(6)
2010-04-20 11:45
毫无疑问,刘邦个人的品德、思想境界是不足道的。他抛妻儿,舍父母,言语粗俗,待人无礼,是个韦小宝似的泼皮无赖。但就这么个泼皮无赖,却竟然当
毫无疑问,刘邦个人的品德、思想境界是不足道的。他抛妻儿,舍父母,言语粗俗,待人无礼,是个韦小宝似的泼皮无赖。但就这么个泼皮无赖,却竟然当上了皇帝,而且很受后人推崇。秦始皇东游时,刘邦和项羽在不同地方分别见到了秦始皇的车马仪仗。项羽言:“彼当取而代之!”刘邦曰:“大丈夫当如是也!”豪爽勇猛的项羽“取而代之”的愿望也实现了,但他也像秦始皇一样,痛快了没几天。阴柔无赖的刘邦“当如是也”的愿望也实现了,而且开创了汉朝数百年的基业。
五、用人之明
笼络人和团结人的手段,刘邦在此方面堪称一流的专家。对于黥布、彭越等辈,刘邦是采用利诱的策略。但对于萧何、张良、陈平等这班人,他采用的又是另外一种办法,就是言听计从,放手使用,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因为这班人和那些“逐利之辈”不同,他们是所谓的“士大夫”,境界比较高,他们追求的是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所以光靠功名利禄是很难拉拢的,必须采用其他的办法才行。
韩信平定齐国,自立为齐王,不久之后又击败了项羽的部下龙且。当此之时,天下归属大权掌握在他的手中,向楚则汉亡,向汉则楚亡,就算拥兵自立,也并非没有夺得天下的可能性。在这个时候,项羽派人来游说他,韩信回答说:“我在项王麾下的时候,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持戟,言不听计不从,所以我才离开项王投奔汉王。汉王任命我为大将军,授予我兵权,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才能得到今天的地位。别人提拔我重用我,我却背叛了他,这不是我该做的事情。”
1、团结兄弟朋友
在底层混,要讲义气,要能团结兄弟朋友,给大家好处,用切实的利益笼络人。关于刘邦慷慨大方的典型例子是对待黥布。黥布原名英布,盗贼出身,是项羽麾下的大将,能征善战。项羽灭了秦王朝之后,封他为九江王,他嫌地盘小,不大满意,因此在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投奔到了刘邦这边。刘邦这家伙,无赖惯了,黥布拜见他的时候,他不把人家当一回事,竟然高坐床上一边洗脚一边接见黥布。黥布退出来之后,又气又悔,差点羞愧得自杀。然而等到黥布回到自己的住处一看,却又大喜过望。原来刘邦这人很慷慨,对部下的赏赐从不吝惜。黥布住处的宫室、饮食、从官,其待遇竟然和刘邦本人一模一样。黥布这才觉得跟着刘邦混有前途,愿意效忠于他。
不仅对黥布如此,刘邦对手下的其他人也同样慷慨,甚至往往超过对方的期望。一言合用,赏赐立至;封疆裂土,毫不吝啬——反正天下不是他刘家的,给出去也不心疼。因此他的部下对他都很忠心,愿意为他效死力。不过这也出了一个毛病,就是韩信所说的“逐利之徒以夺天下”,就是说他的部下都是些争名逐利的小人,没有几个君子。但对于刘邦来说,君子也好,小人也好,只要能为他所用,就都是好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