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人 >

谨慎能捕千秋蝉,小心驶得万年船

2009-03-21 04:3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慎言是我国传统传播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还深深影响着国人的人际交往活动。慎言传播思想是儒家思想在人际交往领域中的表现形式。

佛家有种种戒律,强制性地防非止恶,其中在家男女教徒终身应当遵守的五戒之中,就有不妄语这一条,即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不随便乱说,要努力做到句句实言,诚实待人。

佛经上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从前有一只乌龟,有一年碰上多年不遇的干旱,所居住的湖泊完全干涸了,自己也不能爬行到有食物的水草丰泽之地。当时有一群大雁居住在湖边,也准备迁往他方,乌龟就向他们苦苦哀求,要求把它带离此地。

一只大雁就用嘴叼着这只乌龟,往高空飞去。大雁经过一座城镇,乌龟忍不住气,向大雁问道:“你这样不停地飞,到底要飞到何处?”

大雁听了,只好回答,才一张口,叼在嘴里的乌龟就径直从高空落下,摔在地上,被人拾取,宰杀享用了。

乌龟多嘴多舌而致堕地身亡,恰好说明了一个道理:如果不谨慎口舌,就会招致恶果。

佛家的“正语”戒律在现在看来,对人们日常交往、交际仍有其积极的、可取的一方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个人的语言往往是他的思想的反映,是他的全部精神修养、文化层次和审美情趣的最集中、最外在、最直观的表现。人们历来欣赏那种实事求是、言行一致的谦谦君子,而鄙弃那些满口大话、妖言惑众的小人。

中国民间有一句话:“言多必失。”是说如果一个人总是滔滔不绝地讲话,说的多了,话里就自然而然地会暴露出许多问题。比如你对事物的态度,你对事态发展的看法,你今后的打算等等,会从谈话中流露出来,被你的对手所了解,从而制定出相应的策略来战胜你。而且,你的话多了,其中自然会涉及到其他人。

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人的心理感受不同,而同一句话由于地点不同、语气不同,所表达的情感也不尽相同,别人在传话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加入他个人的主观理解,等到你谈的内容被谈话对象听到时,可能已经大相径庭,势必造成误解、隔阂,进而形成仇恨。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