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人处在不同的状态下,讲话时心情不同,话的内容也会不同,心情愉快的时候,看事看人也许比较符合自己的心思,故而赞誉之词可能会多;有时心情不愉快,讲起话来不免会愤世嫉俗,讲出许多过头的话,招来很多麻烦。
喜时之言多失言,怒时之言多失礼。古人很早就认识到“祸从口出”的道理,所以才指出,对于开口说话一定要持谨慎态度。
《孔子家语》中记载,孔子到周朝观礼,进了后稷的庙,见有三尊金铸人像,几次闭口不说话,而是在金人像背后题字:“这是古时说话小心的人,要以他为戒啊!不要多说话,多说话就会有更多过失;不要多找事,多找事就多祸害。不要说没什么危害,那是很大的灾祸。”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管不住自己舌头的人,不仅容易伤人,而且容易惹祸。慎言不是不说话,慎言是当说话时就说,不该说话时永远不要说。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是没有用的。 佛家的理论都是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谨记住:谨慎能捕千秋蝉,小心驶得万年船。在社交过程中要善于发言不要因为一句不必要的言语让自己和别人都受伤。
(责任编辑:不羁 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