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人 >

不为而成,自然而然地取得成功

2010-02-08 11:53
来源:感悟中国式智慧 作者:常桦
一个人应该利用适当的时机办事,依照客观的条件立功,掌握万物的特性,并从中获利。这就是老子所谓的“不为而成”。

春秋时代,晋国的赵襄子拜王良为师,学习驾驶马车。王良是当时名扬宇内的驭手,为了伺候这位贵族大人,王良在教授赵襄子的时候哪敢不竭尽心力。他们先一起到野外驾马车,王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教会赵襄子驾驶马车的技术。赵襄子为了逞能,一个人驾着马车跑出去了几天,好像已经掌握了驾车的本领,俨然就是一个熟练的驭手。
 
不久,赵襄子与王良举行一次驾驶马车的比赛。比赛一开始,赵襄子就落后了一大截,他不服气,以为是王良的马好些,要求与王良换马以后再比,王良笑了笑,把自己的马解下来套在他的马车上,比赛又重新进行。这次赵襄子反而落后得更远。他觉得王良换过来的马还不如自己先前的那匹,于是他又提出要求,再把马换回来。
 
王良又笑了一笑,一声不吭地把刚才换过来的马又换回去。第二次换完马后比赛继续进行。这次赵襄子简直没有办法与王良比,王良驾着马车像风一样奔去,而赵襄子的马时快时慢,时走时停,把他急出了一身冷汗。这匹马好像存心和他闹别扭,把他气得不得了,狠狠地用鞭子把马打了一顿,又要求与王良换马。
 
王良还是笑了笑,答应他的要求。第三次换马再赛,赵襄子更是慌了手脚,马越来越不听话,比赛实在无法再进行下去。赵襄子是晋国的六卿之一,在这次比赛中丢尽了面子,自然是十分恼火。很显然的,问题不是出在马的身上,而是自己的驾驶技术不到家,说不定王良还留有几手绝招没有传授给他,想到这儿,他把怒气全发到王良身上:“你在教我驾驶马车的时候,还有些技巧没有传授给我吧?”
 
王良连忙解释说:“我岂敢这样呢?技术倒是全部授给您了,在您面前我不敢也不想保留什么,只是你在运用这些技术的时候有些偏差罢了。驾驶马车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使马的身子稳住车子,人的注意力与马的动作相协调,这样马才能跑得快,跑得远。驾车的人万不可老是干扰马的动作,一会儿要它这样,一会儿要它那样,马没有办法就一个劲儿往前冲。您的问题正是出在这里。比赛时您落在后面就是想赶上我,跑在前面又担心被我赶上。而驾着马车赛跑,不是在前面就是落在后面,无论是前是后,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我的身上,怎么可能去配合马的动作呢?驾马车比赛,跑的是马而不是人,要让马去唱主角,人只能够去引导它,而不是去干扰它。你却恰恰相反,这怎么不落后呢?”
 
这个典故说明了一个人应该利用适当的时机办事,依照客观的条件立功,掌握万物的特性,并从中获利。这就是老子所谓的“不为而成”,意思是说自己不盲目地去做,要自然而然地取得成功。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