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人 >

学习老子的成功之道(2)

2010-03-09 09:50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姚淦铭
从事业这个大器来说,就不是由一个人完成的,而是由许多人,甚至是一代又一代人慢慢地完成的。比如,鼎作为大器,象征着国家,需一代又一代人的智
 
从事业这个“大器”来说,就不是由一个人完成的,而是由许多人,甚至是一代又一代人慢慢地完成的。比如,鼎作为大器,象征着国家,需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来不断地雕琢它,一懈怠,一乱搞,就糟糕了!科学也是如此,1687年牛顿发现了“三定律”,但是过了三百年以后,爱因斯坦发现牛顿力学的局限性。到了20世纪20年代以后,海森堡等又发现,当物体很小的时候,相对论也有局限性。要探究科学这个“大器”,就要不断雕琢,需要时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
 
老子说:“守柔曰强。”就是说,作为人,你守住了那“柔”就会变得坚强,变得刚强,变得强大!老子在柔弱中看到了恒久的力量、成功的力量。
 
老子贵柔。我们想要成功,就要有一种以柔弱达到成功的本领。不怕自己柔弱,只怕自己守不住柔弱。要以柔化刚,从而致胜成功。
 
老子发现万物拥有生机时,其形质由于“生”的滋养,是柔软的,然而一旦“死”了,其形质变得坚硬,变得枯槁。从这些表象再潜入深层,老子认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强大的处于下位,柔弱的反处于上位;天下最柔弱的,能够驾驭天下最坚硬的。
 
“功成身退”是老子论成功智慧的又一个亮点。《老子》说:“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这是说,功业既成,引身退去,应当是合乎自然规律的。自然界也就是这样的,花开了,结了果,成功了,也就退了。老子对人生的观察是深邃的,这在于他看到了人性内核。人莫不爱财慕富,贪恋权势,但是放眼历史,谁能守护住名利?
 
“功成身退”表现出一种前瞻性,以及对于自己生存环境的清醒的、睿智的把握与预测。历史上范蠡则是一位功成身退的正面典型人物,而历史上不能功成身退的反面典型人物,韩信就是最著名的一个了。
 
当然“功成身退”并不一定要引身而去,隐匿形迹。比如,还有一种“功成身退”,即使有了大功劳也不居功自傲,不吃老本,不自我膨胀,不张扬,更不嚣张、不飞扬跋扈。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