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人 >

老子谈竞争中的不争(上)(3)

2010-03-17 10:27
来源:一元一 作者:姚淦铭
如果我们深入地解读一下,那么沈从文是充满着智慧的,而且与老子的理念是很契合的。 他不和别人争,在别人与他争时,他既能看清争的社会情势,又

  
  如果我们深入地解读一下,那么沈从文是充满着智慧的,而且与老子的理念是很契合的。
  
  他不和别人争,在别人与他争时,他既能看清"争"的社会情势,又能认识对方,看清对方,还能认识自我。他选择的是不争-退出-退得远远的-以至一直退到你不想和我争了。这是他的"不争"中的一条智慧路径。
  
  他有两条"不争"的智慧路径,还有一条路径,是我退出与你的争,我却选择另外一条成功的道路,这就是:我退出争-我转移-我另外开辟一条你不和我争、我不和你争的道路-我和我自己争-我重新取得成功-在不和你的争中取得成功!
  
  沈从文这样说过:按照社会习惯来说,一个人进了历史博物馆,就等于说他本身已成为历史,也就是说等于报废了。但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机会,可以具体地把六千年的中华文物,劳动人民的创造成果,有条理有系统地看一个遍。从个人来说,我去搞考古似乎比较可惜,因为我在写作上有了底子;但从国家来说,我的转业却是有益而不是什么损失,因为我在试探进行研究的方法,还没有人做过。
  
  有意思的是,反过来再看看那些当年参与"争"的人,或者说那些当年"争"了、又"胜"了的人,好多人后来又怎么样呢?后来又有多少可以留下来的成果呢?这一点大家都有数。而当年"不争"的沈从文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敬重,因为他以他的文学、他的考古学、他的人格、他的智慧,赢得了最后人生竞争中的胜利!
  
  沈从文在激烈的人际关系的"竞争"中采取"不争"的这两条智慧之路径是值得我们好好体味的。这里还有一个用语值得提示一下,就是沈从文把自己的这种选择称为"做了一个健康的选择".为什么叫"健康的选择"?
  
  这就是沈从文的智者之言,我们演绎一下其中的深意:
  
  一是,"竞争"、"争"、"斗"超过一定的程度往往会不断地升级,从而使得人失去理智,人一旦失去理智,那还叫健康吗?不!那是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康,从而还会带来生理不健康。沈从文对于近代、现代文坛上的那些"争"与"斗",他看得太多了,他是身历其中的过来人,明察得很。再说沈从文看到,在那些"争"与"斗"中有人升了官,有人升官了再跌下来,跌得更惨,有人后悔,有人最后浪费了人生宝贵的时间等等,不一而足。各位如果再转向当下商场上的、情场上、职场上等等,不也经常看到在"竞争"、"争"、"斗"中出现许多不健康的情况吗?
  
  二是,沈从文的选择不仅避开了人家对他的进一步的迫害,使他最后得以长寿,而且做出了新的成绩,这不是"健康的选择"吗?这是在心理健康、人格健康、生理健康下的一个选择,他选择对了!他成功了!
  
  不争而善胜
  
  老子讲究"不争",但他不是让你在竞争中失败,而是让你了解、运用、掌握这道道,从而正如他说的"不争而善胜!"老子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第73章),河上公注:",宽也。"有些本子作"坦"字。这是说,天道不争而善得胜,不言说而善得呼应,不召唤而自来归趋,宽坦的样子而善谋划。老子还说过:"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第22章)
  
  这就是老子一贯的理念,效法道、效法天道,也就是效法自然的规律法则,从而"不争而善胜".其次,他教你"曲则全"等智慧,用由曲而全、以柔克刚等等理念与方法来处置竞争。这是一种竞争的高级智慧。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