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事 >

孔子帮助你慧眼识别职场中的“小人”

2009-05-13 11:32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党向阳
子曰:“小人喻于利。”此话出自孔子《论语.里仁》。“义”就是“宜”,也就是说,君子走的始终是一条适宜的正路。

李氏敖君曾侃曰:天下三难养也,热带鱼、女人、小人。诚然,此定律绝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其中虽有偏颇之处,然个中自有道理。

斯为所言,笔者绝对不敢完全苟同。热带鱼虽娇贵无比,乃生活情趣之所在,却也让人懂得了欣赏美丽的过程,愉悦身心。而女人则是为上帝杰作、天生尤物,上帝都会嫉妒的完美作品,自然需要精心的呵护。唯独小人难养这一观点,笔者击节而应,曾被小人屡屡整蛊之后,至今犹存切肤之痛,心中常有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之忧。

自古为君子立传者比比皆是,为小人做记则从未有之。三十年风雨历程,磨砺之后的平淡让我懂得了感恩之心,感谢在我人生路途上的袭来的冷风冷雨,是他们让我更加懂得了这世界的温暖;感谢在生活中遭遇到冷漠的嘲讽,让我真正懂得友情之可贵,故此提笔而作《小人记》,虽满纸皆为荒唐之言,然字字皆沁辛酸之泪。

由此上溯,纵观古今,深受小人之痛者自古有之,古有屈原之《离骚》,再到诸葛孔明之《出师表》。今有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之叹,至今耳畔回响诸葛如椽巨笔谏言曰:“远小人、近君子”,实乃警世之醒言。

在此,笔者重温孔老夫子描绘小人之肖像,并以此为传。

子曰:“小人巧言令色。”何谓巧言令色?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这就是孔老夫子为小人所做的一副直白的素描。再加之曾子的进一步详细阐述,我们更加理解巧言令色的含义。曾子说:“胁肩谄笑,病于夏畦。”直译为耸起两个肩头,做出一副讨好人的笑脸,这真比顶着夏天的毒日头在菜地里干活还要令人难受啊!(《孟子·腾文公下》)。所以说天长日久的历练,使得小人的脊梁退化了,但是面容的肌肉却进化了,每时每刻小人都会在不同的场合带着一副副面具,以其小的聪明和智慧每每企图将他人玩弄于股掌之间。而今天人们将小人的形象拟物化——“走狗”、“鹰犬”,巧言令色的小人都是自愿趴在地上,撅起屁股,蜕化为兽类而甘愿驱使西东,祸害他人。

每当阅及于此,此类小人之言行,犹如夏夜之蚊蝇绕耳,填塞于胸纳。我等皆俗类,非圣人,思及此,每每肝火上升,自乱心神,累及体肤。

然而,在历史上与现实中,这种巧言令色,胁肩谄笑的人却并不因为圣人的鄙弃而减少。小人者虽无仁德,难成正果,然小人者投机专营,但却有的是用武之地,能使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国危天下乱。

所以,直到今天,我们内心深处铭记圣训,时时警惕身边那些花言巧语背后,一脸笑得稀烂的伪君子。

子曰:“小人喻于利。”此话出自孔子《论语.里仁》。“义”就是“宜”,也就是说,君子走的始终是一条适宜的正路。而小人则一心看重私利,在一己私利驱使下很容易走上邪路。君子但知公义,小人但知私利。小人所知之利,不只在钱财,一切有利于己者,皆必为之。

当现实生活当中,面对利益的考量,君子与小人便有了向左走、向右走的分道扬镳。君子,不管是自己喜欢不喜欢,只要是符合道义的时候,符合仁义的事情,就要去做,而且要做到最好,不符合的,即使自己喜欢也不能做。而小人,只要想满足一己之欲、一己之利,便费尽心机,将道义早早抛到九霄云外,在利益的面前,小人的眼中只有自己,而且小人也从来不需要任何理由告诉自己做还是不做,而且小人的准则就是害人利已,更为甚者经常是做出害人不利已的举动,因此在小人眼里没有亲情、友情、爱情。

所以说,上帝要想让一个人灭亡,必先让其疯狂,小人正是在饮酒止咳的狂欢中自取灭亡,由此正应和了一句古训:“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

曾经记得这样一则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叫易牙的人善烹饪技术,竖刁就想尽各种办法,与他结交成了朋友,易牙者乃是贪利忘义之徒。有一天,竖刁把易牙推荐给齐桓公,桓公听说易牙善烹饪,就说:“山珍海味我都吃腻了,只是没吃过人肉,不知人肉的味什么样?”桓公此言本是无心的戏言,而易牙却牢记在心,一心想着怎样能作顿人肉宴献媚桓公,以博得桓公的欢心。然而毕竟市场上没有“人牲”可以买卖,于是易牙就将亲生骨肉作为牺牲品,“大义凛然”地将儿子杀了为桓公烹制人宴。当桓公品尝这道从未有过的珍馐佳肴,询问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易牙面色痛惜,信誓旦旦地告诉桓公是用自己儿子为桓公烹制而成。当桓公得知这是易牙儿子的肉时,虽然内心很是不舒服,却被易牙烹子为其羹的伟大行为所感动,认为易牙爱他胜过亲骨肉,是天下第一忠臣,从此桓公宠信易牙。对于推荐易牙的竖刁更加宠信了。竖刁又想办法为桓公找美女,有个叫开方的大夫向竖刁推荐卫懿公的女儿。卫懿公的女儿果然貌美,竖刁把她送给桓公,桓公非常高兴,竖刁从此成了最为桓公宠信的内侍。然而正是“烹子为羹”的易牙与竖刁、开方所组成臭名昭著的“小人三人行”,最终将齐桓公推向了最后的断头台。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