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是对中国智慧的运用,同时也为中国智慧提供给养和来源,其经典著作集中反映了中国策划和谋略的高深,它们不但是中国人的智慧宝藏,而且是全世界思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熟知的《孙子兵法》正是这些智慧经典的杰出代表。
《孙子兵法》:由2500年前大军事家、谋略家孙武所著,全书现存13篇、5000余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代兵家经典著作。它深刻地总结了春秋末期及以前的作战经验,揭示了战争的重要规律,奠定了中国古典兵学的理论基础,现被纳入哈佛大学的经济学课程,更是美国西点军校的必修课程。
孙武系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博兴北)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前5世纪初,吴国将军。《孙子兵法》一书广泛地论述了战争观、战略战术、军队建设、军事地理与地形、军事预测、军事后勤、军事哲学等基本问题。
《孙子兵法》主张指导战争必须从客观情况出发,将战争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战争的最后胜利。它明确指出决定战争胜负有以下五大因素: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是指政治,战争的胜负首先取决于正义和非正义,正义的战争才会得到支持,只有名正言顺,才能为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天”,即天时;“地”,即地利;“将”,即将帅才德和人和;“法”,即方法,是军队组织、指挥、训练、供应、赏罚等方面的法令制度及其执行情况。强调从7个方面对敌我双方的优劣条件进行估计和比较,从而在战前判断谁胜谁负,这7个方面是:“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