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我们每天忧虑的是什么?是食衣住行的匮乏,还是人际关系的恶化?是考试成绩不好,还是知识能力不足?担心,就会用心,然后想办法加以改善。人活在世间,除了幼稚时期之外,不可能每天无忧无虑。
那么,孔子所忧虑的是什么?他说:“德行不好好修养,学问不好好讲习,听到该做的事却不能跟着去做,自己有缺失却不能立刻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啊!”
这里提到的四件事中,前两者是德与学,他用的是“不”字,表示自己的主动性不够,应该增强的是志向。换句话说,修养德行与讲习学问,是一个人只要自己“愿意”,就可以做到的。
而后面两件事所用的是“不能”,表示落实在具体生活中,无论迁善或改过,都是需要特别“努力”的。我们平常早已习惯了固定的行为模式,一旦发现错误,需要很大的决心与勇气,才能够挑战自我,重新出发。
孔子以这四件事为忧,表示他念兹在兹,总是提醒自己要变得更好。时光匆匆,岁月悠悠,五年十年一晃就过去了。孔子每隔几年就体会人生的更高境界,秘诀应该就是:他有正确的忧虑。他担心的不是什么发财,而是对自我的提升。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