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矛:一号坑T10方八过洞出土。为长兵器。通长15.4、叶长10.7、宽3.2厘米。长4.7、口径2.3×2.9厘米。体内中空,只有锋部长1.5厘米的一段为实心
秦俑坑还出土了珍贵的青铜戈、青铜矛和戈矛组合而成的青铜戟等兵器。这些兵器均保存完好,有的依然保持着青铜的金黄本色,刃口锋利无比、寒气逼人。器身也多刻有“四年相邦吕不韦造,寺工、丞我、工可”、“戟”、“寺工”、“文”等铭文。
吴钩(也称青铜金钩)。出土于一号坑东端长廊部分。钩体如弯曲的镰刀,分身、柄两部分,一次铸成。钩身齐头,截面作枣核形,对开两刃。柄系实心的椭圆体,通长71.2厘米,宽2.3~3.3厘米。金钩是春秋时期流行于吴越地区的一种短兵器,称之为“吴钩”,是一种仪卫性的兵器。
此外,秦俑坑出土的青铜矛也锋利精美,通长15.4—17.6厘米左右。不同于吴越青铜矛拥有华丽的曲线和工饰,秦青铜矛线条简约流畅、凝重坚实,表面光洁、制作规整、刃锋锐利,体现出强悍的实战性能。骹部一般均刻有“寺工”二字。
四、精准的古代“来福枪”部件——弩机和箭镞
秦弩复原图
箭簇
两千多年前,在消灭了中原六国之后,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人就成了秦军主要的对手。在秦军进行统一战争的时候,匈奴骑兵乘机南下,侵占了黄河以南大面积的土地。在帝国的都城咸阳,如何对付剽悍的匈奴骑兵这个问题就摆到了秦始皇面前。当匈奴骑手高速冲锋的时候,传统的步兵武器很难抵挡。从历史记录来看,一种叫弩的远射兵器,很可能在秦军击溃匈奴的战斗中发挥了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