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中国古代军队面面观(八):文武分途(1)(2)

2009-08-01 11:32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郭建
到战国末年,各国都建立职业军官体系:“尉”为武官的统称,指挥一“部”军队的为“部尉”或“校尉”,另外县有“县尉”,郡有“郡尉”,为当地的

到战国末年,各国都建立职业军官体系:“尉”为武官的统称,指挥一“部”军队的为“部尉”或“校尉”,另外县有“县尉”,郡有“郡尉”,为当地的司令官;以上有“都尉”,可以指挥某一战区或战役方向;朝廷设立“国尉”(或尊称“太尉”),相当于军队的总司令,与丞相平级。秦国后来还设立卫戍京城的“中尉”,警卫宫廷的“卫尉”等专职武官官职。

虽然职业军官系统已经形成,但当时仍然保留以爵位表示级别的惯例,“将”主要是指战地指挥官。

比如商鞅是以“左庶长”的身份主持变法,这是当时秦国的第十级爵位称号。4年后他因主持变法有功被提升为“大良造”(第十六级爵位),并领军围攻魏国的安邑(今山西夏县)。公元前340年商鞅又被任命为“将”,领军进攻魏国。他设下圈套,骗过去的老朋友、魏国的将军公子卬到阵前来与他叙旧,活捉了公子卬,然后乘机大举进攻,打了个大胜仗。于是被封为最高爵位“列侯”,封商於地方15“邑”。

秦国名将白起,在公元前294年为左庶长,“將而击韩之新城”。获胜后爵位升至“左更”(第十二级爵位)。第二年又为“将”,指挥秦军与韩﹑魏两国联军在伊阙大战,斩首24万,还俘虏了联军统帅公孙喜,攻取5座城池。于是被任命为“国尉”。下一年爵位升至“大良造”,再次指挥进攻魏国,攻取大小61座城池。以后连年进攻魏、赵、楚国,迫使楚国迁都。秦国将楚国原都城郢改为南郡,封白起为列侯,号“武安君”。长平大战,白起又被秘密任命为“上将军”指挥最后决战。后来白起因与当时的丞相应侯范睢有矛盾,被免去官职与爵位,降为“士伍”(平民),最终被迫自杀。

又如赵国名将赵奢因在公元前269年的“閼与之役”中战胜秦军,被封为列侯,号“马服君”;另一个功臣许历为国尉,两人得以与廉颇、藺相如同位。

秦军军官出征时往往是以爵位来表示级别,如公元前260年,“左庶长”王齕进攻韩国上党。第二年秦国又使“五大夫”王陵攻赵国邯郸。

战国末年各国逐渐直接以武官的官职来表示级别,“将军”除了表示是战地指挥官的意思以外,也可以直接来表示级别。职业军官制度已经完全形成。

秦国自秦庄襄王即位(公元前249年)后派出作战的指挥官,都称将军,不再用爵位表示级别。公元前247年魏国召回避祸侨居赵国的信陵君魏无忌,以“上将军”名义指挥5国联军,大败秦将军蒙骜指挥的秦军。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