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灭突厥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逼父亲退位,自己登基称帝。
在事变之前,李世民曾派人征求李靖的意见。不料,李靖却拒绝了自己的这位救命恩人,在这次事件中保持了中立。虽然如此,李世民对李靖的立场仍然表示了赞赏,在即位之初便封李靖为刑部尚书,后又加封检校中书令,在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又改封为兵部尚书,掌全国军事。
隋唐时期,突厥经常南下侵扰,为此,大臣们曾向李渊建议迁都以避其锋芒。李世民即位之初,突厥颉利可汗、突利可汗更是大举南下,直打到大唐都城长安城外渭水边。李世民迫不得已,亲自到渭水边与颉利可汗和谈,以自己的威势侥幸将突厥吓退。
隋朝时期东突厥疆域图。
东突厥汗国立国于552年,在东突厥汗国内,突厥分布在南部,铁勒诸部则在北方。强盛时疆域囊括阿尔泰山到大兴安岭之间的整个蒙古高原及附近地区。630年,东突厥被李靖所灭,版图并入唐朝。
李靖担任兵部尚书之后,第一个任务便是攻打突厥。当时,突厥内部发生争斗,李靖于是在冬天率三千骑兵自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直逼恶阳岭(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南)。在这个唐军不可能出现的季节,更不可能出现的时候,颉利可汗见唐军从天而降,而且是李靖带队,不由大惊:“兵不倾国来,靖敢提孤军至此?”《旧唐书》记载,突厥“一日数惊”。
李靖看突厥军已经惊慌失措,密派间谍潜入突厥内部,游说突厥人马来降。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正月的一天深夜,李靖更是突然发动攻击,拿下定襄,俘获突厥所立的隋朝傀儡皇帝,颉利可汗只身逃亡。李世民评价李靖此战:“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足报往年渭水之役。”
颉利可汗退保铁山(位于阴山之北,今内蒙古自治区白云鄂博矿区),向唐朝求和。李世民准许了颉利可汗的请求,派李靖前往迎接,并派鸿胪卿唐俭作为使者安抚突厥。在李世民和突厥和谈的同时,李靖忽然率一万骑兵只带二十天军粮自白道(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北)突袭突厥。这次军事行动没有得到李世民的批准,而且很有可能会置唐俭于死地,但是李靖认为:“此兵机也,时不可失,韩信所以破齐也。如唐俭等辈,何足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