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唐代名将李靖:骑兵战的大宗师 最完美的军神(二)(4)

2009-08-04 16:59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技安
《问对》一书所叙述的史事与史书记载大都吻合,且谈论军队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如数家珍。虽然此书据推测不是李靖亲笔所写,但专家从书中内容猜测

《问对》一书所叙述的史事与史书记载大都吻合,且谈论军队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如数家珍。虽然此书据推测不是李靖亲笔所写,但专家从书中内容猜测认为,该书作者不但熟悉军旅生涯,对李靖本人及其时代也极为了解,书中所包含的军事思想博大深邃,又与《李靖六军镜》等书一脉相承,应当记载的是李靖的军事思想。因此,此书成为研究李靖及其军事思想极为重要的著作。宋神宗在临熙年间就把《问对》列入《武经七书》,立于宫学。宋人戴少望在《将鉴论断》对该书曾经如是评价:“《问对》一书,兴废得失,事宜情实,灿然华举,皆可垂范将来”。

李靖的军事思想在前人的基础之上进行了突破性的发展创造,他讲究“用兵上神,战贵其速”,首次提出持久作战的战略战术原则,创新了战斗队形,首创纵队战术,首创“逐次抵抗”,交互掩护撤退战术,并且系统地总结了行军、宿营警戒法。

李靖的另一个巨大贡献,是指导过几个弟子。唐朝初年的名将,从李世勣、李道宗、薛万彻以至少数民族的唐军将领,都受过李靖的教导。李世绩也正是经过李靖的指导,行军布阵才更加出神入化。直到唐高宗、武则天时代的几大名将,如苏定方、裴行俨、王方翼等,都属于李靖门下,作战具有典型的李靖风格。

在李靖闭门造书的时候,李世民仍然不时地前来探望,问问他的健康情况。在讨伐高句丽之前,李世民问李靖:“公南平吴会,北清沙漠,西定慕容,唯东有高丽未服,公意如何?”

李靖告诉李世民:“臣往者凭藉天威,薄展微效,今残年朽骨,唯拟此行。陛下不弃,老臣病期瘳矣。”虽然李靖有心再次上阵杀敌,但是,这个时候,他已经七十四岁。李世民于是拒绝了李靖的出兵请求,亲自披挂上阵,结果战败。

事后,李靖告诉李世民,如果不是他御驾亲征,对于高句丽这一役还是可以胜利的。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李靖在家中辞世,成为中国少有的得以善终的名将。李世民在卧榻之上最后对李靖进行了赐赏,“册赠司徒、并州都督,给班剑四十人、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谥曰景武”。几天之后,李世民辞世。

按照汉朝卫青、霍去病的先例,李靖的坟墓被修成像突厥铁山、吐谷浑积石山的形状,以纪念这位“军神”的伟大功勋。

(责任编辑:七月倾城)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