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冯子材奉命到海南岛镇压黎民起事,同时为当地经济、文化开发事业做了不少好事,被补授云南提督,旋赏兵部尚书衔,继续留办粤防。
甲午战争爆发后,冯子材请缨北上抗日,获准赴江南办防。途中闻《马关条约》签署,中国赔款失地,悲愤中电请北上决战,未果。1896年,中英片马争界交涉事起,冯子材奉命赴云南提督任,争回片马,稳定了云南局势。1901年,冯子材遭人暗算,被调离云南,改任贵州提督,他愤而告假,随之开缺。
1903年,钦廉一带会党蜂起,两广总督岑春煊又想到了冯子材。年已86岁的冯子材又起身田间,会办广西军务兼顾广东钦廉防务。夏间行军,途中中暑,牵引旧伤,在南宁行辕辞世。
著名诗人田汉1962年拜谒位于钦州泥桥岭的冯子材墓后挥毫写道:
泥桥岭畔古城东,且驻征军吊萃翁。
松啸如闻嘶战马,花香端合献英雄。
扶妖江左成遗憾,抗法南关有大功。
近百年来多痛史,论人不应失刘冯。
“萃翁”即指冯子材,“刘冯”指刘永福和冯子材两位钦州籍抗法名将。诗中既为冯子材“扶妖江左”(为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感到遗憾,又讴歌了冯子材在镇南关保家卫国创下的光辉业绩,并将他上升为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雄,是恰如其分的。
(责任编辑:梦里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