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临汾旅:中国陆军的窗口(二)(2)

2009-10-12 11:13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佚名
战后被评为“爆破英雄”的张贵云曾有这样的回忆:我们也必须边挖边听音,听敌人挖到什么地方好对付它。不知是谁发明的,用一个电筒,去掉头尾,插

战后被评为“爆破英雄”的张贵云曾有这样的回忆:我们也必须边挖边听音,听敌人挖到什么地方好对付它。不知是谁发明的,用一个电筒,去掉头尾,插到土里,耳朵凑上去,便能听到很远的声音……

原8纵23旅工兵连指导员贾青山回忆:还不能大声说话,推车要很轻,不能跑步,要慢慢推,推土。还有一个就是边挖,就要边听动静,要看看有没有跟敌人对着干。那挖那个水缸呢,它是扣在底下,把它翻过来,扣在底下,那个水缸,不是打上一个洞洞,可以放在耳朵听,就可以听到声音。它有震动声,对方一挖,那个缸,它就通过,就传出声音

教导队队长张裕龙当时负责组织挖掘23旅的一号主坑道,到5月13日的时候,坑道已经悄悄钻过外壕,距离城墙只有30米。这时,从指挥部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今天上午九时,我们左翼24旅的破城主坑道,挖掘过外壕后,可能没有控制好声响,被敌人发觉,敌人向我坑道内施放了毒气弹,并将坑道炸毁。在坑道内作业的32名勇士全部牺牲……

在查阅档案、搜集资料时我们发现,有关临汾战役挖掘坑道的照片很少,也许是为了保密的缘故,了解坑道位置的人越少越好。照片上,战士们使用的工具,显然都是当地农民日常劳作使用的,似乎并无特殊之处。然而,依靠如此简单的工具,在枪林弹雨下,在毒气、偷袭和爆炸的危险中,坑道的成败,却是我7万大军破城的关键,真是倾其功于一洞之中。

临汾旅

在长达72天的临汾战役期间,还有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是当时发生在临汾城内的“信号弹事件”。

1948年3月临汾城被围城以后,城里上空发射了无数的信号弹,只要一发信号弹以后,我军的炮火就往临汾城内发射,很密集。同时,临汾城里好多人都说阎锡山的特务机关在师大铁坲寺杀害了我们许多地下情报工作者,都和信号弹有关。

最早的信号弹是3月16日在南清狮子街上空出现的,当时,解放军已攻占城南的尧庙机场,城北、城东均发生激烈战斗。此后,神秘的信号弹一直没有消失。究竟是什么人干的?因此被捕的人又有多少?现在已无法弄清。临汾解放后,人们在铁佛寺旁挖出就一百多具尸体。

61年前,那些勇敢的发射信号弹的人,他们想对城外的解放军说什么?想对历史说什么?也许永远都是一个谜。但是,在临汾解放前夕,一位叫钱俊的地下情报员,冒险出城,把敌人炮兵阵地部署图送到了解放军前线指挥部,那一天是5月10日,临汾解放已为期不远。

5月15日,8纵23旅所挖的两条坑道成功贯通,一条长117米,另一条长115米。据统计,全线共挖破城坑道15条,掩护坑道40余条,绝大部分被敌人破坏,仅存的主坑道只有3条。16日午夜,9200公斤炸药被装填到1、2号爆破坑道内,总攻时间就确定在5月18日。

5月17日中午时分,梁培璜收到太原阎锡山急电:晋中局势已变,南下部队暂缓赴临,短期内仍需苦力支撑。

接到这个电报,梁培璜让绝对保守秘密,但两个小时以后,几乎全部都知道了。这时解放军攻城炮火,正在激烈地向城内射击,许多人已经预感不妙……

5月17日中午,张裕龙所在的一号坑道突然监听到敌人反坑道的挖掘声。几乎就在同一时刻,守城敌军也侦测到我军攻击坑道。情况万分紧急,徐向前当即决定,总攻提前到当天下午19点开始。

历史的指针在这里做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定格。

1948年5月17日19点整,当巨大的爆炸声响起的一刹那,最接近爆破口的张裕龙看到:坑道的爆破位置立刻变成两座紧密相连的火焰山。爆破英雄张贵云抄起一个弹药箱顶在头上,冲出隐蔽部:土块石头象下雹子一样,打得他头上的箱子梆梆响,突击队冒着土块石头,潮水一般涌进城去……

原8纵23旅作战科长彭勃回忆:轰一下子,把那个城掀起来一样,一下子又落起来了。那烟雾、烟气也很很大。那确实山摇地动。把外面挖的交通壕都震平了

临汾战役历时72天,共歼敌2万4千余人,其中俘虏敌军总指挥梁培璜、66师师长徐其昌以下近2万人。在这72天里,我军共消耗炸药10万斤,炮弹10万发,手榴弹20万发,子弹百多万发;部队伤亡达1万3千5百人,占总兵力的四分之一。战况之惨烈,实属罕见。这场战役,徐向前以“伤亡大,胜利大,锻炼大”九个字作了精辟总结。

毛泽东始终关注临汾战役的进展,攻克东关后,毛泽东致电祝贺:

庆祝你们歼灭阎敌66师及肃清临汾外围和占领东关的胜利……你们坚持近迫作业,坑道爆破,决心长期夺取临汾的计划是正确的……

临汾大捷的第二天,周恩来拟稿的贺电如下:徐向前、薄一波、滕代远、贺龙、李井泉、周士弟诸同志暨晋冀鲁豫人民解放军、晋绥人民解放军全体同志们:庆祝你们解放临汾,全歼阎胡守敌的伟大胜利,尚望继续努力,为消灭全部敌军,解放华北而奋斗。

这是战争中少有的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出的贺电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临汾战役结束不久,中央军委即把长达19页的《临汾战役坑道作业经验》发给各大野战军首长,供他们在攻坚作战中参考。

就在这一天,躲在麦田里的梁培璜被我民兵抓获。徐向前在刚刚解放的临汾城里亲自审问梁培璜,并让前指的参谋们参加旁听。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