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临汾旅:中国陆军的窗口(二)(3)

2009-10-12 11:13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佚名
原前指侦察参谋都爱国回忆:徐帅问他为什么要往西跑?他说我估计往太原跑是跑不过去的,我想西跑就是往西安走,徐帅说天罗地网,路上都是解放区,

原前指侦察参谋都爱国回忆:徐帅问他为什么要往西跑?他说我估计往太原跑是跑不过去的,我想西跑就是往西安走,徐帅说天罗地网,路上都是解放区,实际上你也是跑不过去的。最后的时候,审讯完了,徐帅指示把他的家属,找到梁培璜的爱人,就是决定往战犯收容所河北永年送以前,叫他的家属跟孩子们都在一块再团聚几天,再一块生活几天。

临汾战役后,毛泽东在给第四野战军的电报中,对临汾战役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徐向前同志指挥之临汾作战,我以九个旅(其中只有两个旅有攻城经验)攻敌两个正规旅及其它杂部共两万人,费去72天时间,付出1万5千人的伤亡,终于攻克。我军九个旅(约7万人)都取得攻城经验,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大胜利……

1948年6月4日,在8纵的庆功大会上,徐向前亲手把“光荣的临汾旅”奖旗,授予爆破成功,最先登城、对解放临汾起了决定作用的23旅。旅长黄定基、政委肖新春郑重接下了功勋旗。纵队还给全旅每人发了一块印有“光荣的临汾旅”字样的毛巾。

从这一天起,这面旗帜随着这支部队,在解放全中国的号角声中,一直插向祖国的大西南。

临汾战役结束后,“临汾旅”还参加了晋中战役、太原战役。1949年2月改番号为步兵第179师,又参加了扶郿战役、秦岭战役。成都解放后,他们除负责城市警备外,还担负了川西地区的剿匪任务,并建立了6个县的人民政权和地方武装。

1951年3月,179师奉命赴朝参战,保家卫国。在两年零六个月的抗美援朝作战中,179师参加了第四、第五次战役、东线战役和1953年的夏季战役。在夏季战役中,179师和友邻部队一起,创造了3000人大潜伏的著名战例。

这个经典战例后来被编入美国西点军校教材。

通过战争实现和平,这是战争的终极目的。这支英雄部队在抗日战争中诞生,解放战争中成长,朝鲜战场上壮大,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在这支部队里服役或锻炼的军人多达30余万人,正是这个英雄群体英勇无畏,百折不挠的献身精神,才使这面旗帜更加鲜艳夺目。

战争离我们远去。“临汾旅”这支战争劲旅,抗美援朝回国后,便告别了战争。上个世纪5、60年代曾屯兵安徽,1967年以后,长期驻防南京。当硝烟渐渐散去的时候,军史界对“临汾旅”这个荣誉称号的命名问题却产生了诸多疑问和争议。人们最大的困惑是:这个荣誉究竟是哪一级部门授予的?

原8纵23旅工兵连指导员贾青山介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徐向前是代表中央军委授的,一种说法就是徐向前授的。并且还说得还很具体一点,说徐向前他一个兵团司令,没有权力,他个人没有权力以中央名义授临汾旅称号这个权力。后来争论不休,当时我们老兵都烦了,

一直保存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里的这面锦旗,上面的授予机关是:“华北一兵团司令部、政治部”,所以有人据此认为,这个称号是华北一兵团这一级单位授予的。

原8纵23旅作战科长彭勃介绍:临汾旅有没有军委正式命名,这当时大家也都有这个想法。从朝鲜回来,是50年代、60年代,50年代刘志军正式向总政,向军委写了一个报告:到底这个命名究竟算徐向前个人的呢?还是算什么?

1956年10月,解放军总政治部就此事作出正式批复:临汾战役晋冀鲁豫23旅起了决定性作用。原华北1兵团已赠以“临汾旅”的光荣称号,是历史事实。因此,我们认为可以用历史事实,即该部曾获 “临汾旅”光荣称号,在部队进行传统教育……

1998年11月,临汾旅由师改编为旅,即今天的南京军区摩步化第179旅。这一年刚好是临汾旅命名50周年的纪念日,为此,179旅决定拍摄一部专题片。但谁都没有想到的是,摄制组在北京采访徐帅夫人黄杰时,竟得到一条意外线索。

原179师外事办干部戎剑军介绍:据黄杰说,徐帅去世以后,在整理其遗物时,似曾见过一份当年中央军委给 “临汾旅”授予称号的批复件,此批复件可能存放在中央档案馆。

戎剑军和摄制组的同志听说这个重要信息后,兴奋不已,他们立即向旅党委作了汇报,并委托徐帅夫人黄杰帮助查找。几天后,那份尘封了整整半个世纪的珍贵电文,终于出现在人们眼前。

南京军区摩托化步兵第179旅政委戴学志介绍:这份电报的复印件带回旅里面以后,我们把它复印下发到每个营里。旅党委机关、全体指战员和曾经在这支部队工作的老首长、老同志,都非常激动,奔走相告,倍感鼓舞。当时的心情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很高兴,一次采访却带来了这么大的意外收获,多少代临汾旅官兵心中的这个结终于解开了,原文如下:

请示授廿三旅为临汾旅

军委、华北局、军区政治部:

临汾战役中,曾号召部队为打下临汾而奋斗,争取光荣的临汾旅的旗帜,战后经各部队民主评定,一致认为八纵廿三旅担任攻关攻城主攻,战功最著,决将临汾旅的旗帜授予该旅,特此呈报,是否妥当,请示复。

徐周任

这封请示电报,是华北1兵团3位主官联名给中央军委发出的。电报上方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领导同志的圈阅批示;右侧写有“涛已拟复同意”,说明电报已由军委作战部长李涛拟电答复同意。

中央军委批复件的发现,使半个世纪以来围绕“临汾旅”称号问题的争议最终尘埃落定,诸多谜团得以解开。

1971年以后,临汾旅成为对外军开放的中国部队,迄今先后接待过来自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事和民间代表团7000多人次,为外宾进行军事表演600多场,荣获了1000多枚外国勋章。

由于“临汾旅”有力地展示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形象,所以也被誉为“中国陆军的窗口”。

在临汾旅旅史馆里珍藏着一尊的猛虎石雕。

2008年6月,临汾旅迎来了60周年的纪念日。曾经在这支部队担任过师长的陈炳德总参谋长向老部队赠送了这尊雕像。

这是一个将军的嘱托,也是中国人民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的期待。

(责任编辑:兵法绝唱)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