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战正酣,蒋为何白送中共10万吨美援物资(4)
2010-03-17 09:40
同时,关于救济物资的争论,至今还有一个好与坏的焦点,说国民党总是把比较实用的、有价值的东西留给自己,而把他们不需要的给了解放区。《胶东解
同时,关于救济物资的争论,至今还有一个“好与坏”的焦点,说国民党总是把比较实用的、有价值的东西留给自己,而把他们不需要的给了解放区。《胶东解放区见闻录》一书写道:“如我看到的,联总的卡车把妇女穿的高跟鞋运了几卡车到莱阳城,这些东西拿到农村毫无用处,这是国民党故意跟我们作对。”之所以产生这种误解,源自于不了解情况,作者既没有看到运来大批的粮食、药品、汽车、汽油、被服等战略物资,又没有看到国统区同样在农村也发放了高跟鞋。
除了“多与少”、“好与坏”以外,在黄河回归故道的问题上,国共两党关于工期、搬迁、土方、经费等方面的争吵也是纠缠不休。例如:由于以前的河床被开垦为村庄和农田,解总方面便提出每人补偿10万元、共计补偿400亿元的要求,而行总方面则认为需要搬迁的人口没有那么多,只同意支付150亿元,于是以周恩来为首的解放区代表以不妥协、不退让的态度,坚持反对引黄归故,并强烈谴责国民党修复黄河的罪恶目的就是以水带兵,蓄意淹毙700万解放区人民。
鉴于黄河汛期的迫近,复堤工程刻不容缓,天真的洋大人于1947年6月19日致函国民政府,要求签订“君子协定”,于近日内沿黄河两侧大堤各5英里中止军事行动,从6月下旬到7月底,不加阻难地保证人员和物资进行复堤工作,立即为这一工程提供额外的紧急供应和财政援助。南京当局则表示,如果中共方面接受停火建议,国民党方面则不成问题。于是,联总很高兴,又希望与中共方面达成“君子协定”,也命令沿河停战,全力保护施工人员和物资的安全。
然而,周恩来于6月26日发给解总代表的密电却是:关于黄河下游修堤问题,显然是要阻止我军渡河南下,“如我拒绝此项要求,则蒋介石便可于夏汛时决堤淹我解放区人民,妨碍我黄河两岸作战交通。……现我方应暂置诸不理,勿与谈判,以观变化。”
四天以后,刘邓大军便强渡黄河,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国民党随即于1947年7月8日开始对解放区实施全面禁运,接着联总又无奈宣布暂停北纬34度(即大致位于许昌、淮北、宿迁一线)以北地区的救济活动。
国民党忍辱负重的妥协精神,难以置信
纵观解放区的救济工作全过程,风波不断,一再发生不愉快的事件,甚至刀枪相见。国共党争,从本质上讲,就是两个阶级、两种前途的大决战,当事人也非圣贤,必然影响人道主义事业的正常进行,这并不奇怪,令人奇怪的是国民党的态度,往往以退让了事。
1946年6月3日,行总接到青岛分署的请示报告,要求必须持有郑介民签证,救济物资才能放行解放区,电文如下: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署长蒋钧鉴:案准青岛警备司令部三十五年五月三十一日参三字第三一六号代电内开:“顷奉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辰筱辰二文电,转准军调部郑委员辰寒执行一直电开,共军近来利用国际善后救济总署输送救济各方及调处之机会,常假借执行部名义运送物资至共军占领区,而共军对于流入我区物资,则严密封锁,嗣后凡往共军占领区之物资车辆,须持有本部郑委员签字之证明文件,方准执行。凡由共军占领区进入我区者,亦同样办理饬即遵办等因。除饬属遵照外,相应电请贵署长谅察并婉为转达联总驻青专员。此后,如有运送共军占领区之物资至希查照,上项手续办理为荷。”等由。准此。除转函联总驻青办事处查照,究应如何办理之处理合电请鉴核示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