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俑在艺术成就上的进步
狮子山兵马俑的雕塑艺术,是在继承前人艺术成就基础上的创新之作。如果说秦俑是以秦军体魄健壮高大、装备齐全的将士为模特,以写实的手法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的话,那么狮子山兵马俑则是楚国雕塑艺术家以写意手法创作出来的艺术珍品,它更重视传神和表现复杂的感情。更重要的是,狮子山兵马俑的制作方法是模制,向模具化的制作前进了一大步。
根据邱永生等人的研究,狮子山兵马俑的基本制作方法是:首先以手工雕塑出各种俑类的母模,然后按照母模分部位制作分模,再依模制作俑坯,而后把各部位粘接成形,并修整定型,阴干后入窑焙烧,出窑后施彩,把头和身躯组装起来,成为一件完整的陶俑。
狮子山兵马俑绝大部分是头身分别烧制的,也有一部分是把头和身体用湿泥粘接后再入窑。其中马俑的制作工艺已经十分成熟,令人赞叹。由于马的体型较大,结构也相对复杂,所以被当时的工匠们分为头颈、身躯、四肢、尾以及双耳等部分分别模制后组装。马的眼睑和鼻翼十分传神,显然经过了精心修饰;嘴角部分有圆形穿孔,以示穿衔;马的身躯比较厚重,所以被分为左右模分别烧制,在腹下留有椭圆形孔,手可以伸进去,孔边有清晰的指捺痕。这个小孔作用很大,它可以保证在高温焙烧下俑坯不爆裂和变形。在身躯与四肢的结合处,都留有预先设计好的结合平面;马腿多制成实心,但腿的上部,也有中空或上端留有凹窝。
当这一件件肃穆威仪的兵马俑出现在眼前时,时光仿佛瞬间回转到了两千多年前,两军对垒的肃杀之气也迎面扑来。应该说,狮子山兵马俑的创作达到了形神兼备的效果。那稳健肥硕的马俑,足智多谋的官吏俑,矫健英俊的立式俑,威严肃穆的甲胄俑,憨厚质朴的发俑,机智敏捷的警卫俑,无一不凝结着创作者们的艺术匠心。通过眼、眉、嘴、鼻的微小变化,刻划出各种栩栩如生的不同神态,表现出丰富的情感,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
官吏俑是这批陶俑最成功的佳作之一,他们给人以足智多谋、沉着冷静、审时善断的感觉,大有身经百战、胜利在握的军事指挥家风度。
在士兵俑中,尤值一书的是甲胄俑。他们头戴风字盔,身披铠甲,威风凛凛,在仅露出20平方厘米的面部,雕出眼、眉、鼻、嘴等部位,面型丰满,五官均匀,威严肃穆,充满锐气。
在狮子山兵马俑中,有相当数量身背箭服的弓弩手。《孙膑兵法.势备》中说:“何以知弓弩之为势也?发之肩膺之间,杀人于百步之外,不知其所道至。故,弓弩势也。”弓弩不受地形限制,可杀人在百步之外,是一种远射程的冷兵器,几乎任何兵种也都可以应用。这批弓弩手,身穿战袍,足登快靴,气概不凡。
狮子山兵马俑,从整体来讲,显得比较拘谨,基本没有大动作的实战姿态,各类俑的职能多是通过手的各种姿势变化显现的。这些俑表情多深沉肃穆,特别是那咧嘴欲哭的发辫俑群体,表现出阴郁深沉的情感,这就凸现了塑造这支队伍的主题思想。但是,在俑群中,也有少量表情明快者,这当与匠师们不同的境遇有关,作品中也难免融进了匠师们自己的喜怒哀乐。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