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至库尔勒铁路二线天山1号隧道施工现场2007年夏天发现千年古墓,古墓距今约2500年至3000年,属春秋战国时期。
该古墓位于和硕县与托克逊县交界处的乌斯通沟一带。五座墓葬、一处同时代居住遗址和四十多件文物的相继出土,让两千多年前这一带居民的神秘面纱得以揭开。考古专家张铁男初步估计,几个保存完整的陶器至少是国家二级或三级文物。
11月初,古墓的考古发掘工作告一段落。原始的石磨、简单的陶器、残缺的铜刀、千年的朽木等文物,形象地向我们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
四大谜团
一块石板有明显加工痕迹
一块外形奇特的石板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这块石板在距离古墓西侧约30米的一处古代居民房屋遗址被发现。
据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张铁男等考古专家判断,这片约255平方米的古代遗址由多间房屋组成,是2500-2800年前当地居民所建造。考古人员从外形上分析这块马鞍形石板,它并不是一块天然石板,有明显人为加工的痕迹。石板呈扁平状、长方形,其中一面平整,有明显的制作痕迹但并不光滑,呈磨砂状。为什么这块石板会出现在房屋遗址的周围?在当时它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五个石棺就像北极的冰屋
五座墓葬均为带有矩形石围的石封堆墓,分布在沟内两侧的平台上。从地表现状来看,矩形的石围和圆形的石封堆大小不一,均用砾石和片石堆积而成,一般石围长7.4米、宽3.6-5.6米;石封堆直径3.6-4.4米,高0.65-1.1米。石封堆下面大多是由砾石和片石围砌成的圆角袋状墓室,墓口用片石封盖。
考古人员揭开墓口片石,五个石棺呈现在大家眼前。每座石棺里均安放了两具以上尸骨,由于年代久远且墓地周围土地较为潮湿,所以保存不太完好,尸体只剩下基本完整的骨头,至于下葬时所穿什么衣物如今已经无从得知。由于墓穴早期曾经被盗墓者“光顾”,里面部分文物已经损坏,仅从出土的陶器和铜刀分析来看,这些陪葬品属于墓穴主人生前使用的生活器物。
说是石棺,严格来说是由石条和石块搭建成的墓穴,里面并没有任何石制或木质的棺材。石棺搭建也很奇特,类似北极爱斯基摩人搭建冰屋的方式,但属于长方形墓穴,并非圆拱形。
这五个石棺里为什么都是多人合葬,目前还无法考证。
神秘陶罐黑色褐色各一半
在这五座千年古墓中,还发现很多陶器,这些陶器多为夹砂红陶,有釜,壶、罐、钵及杯,约有三分之一的陶器上有彩色图案,即为彩陶。其中几件陶器非常有意思,一侧是陶器本身的褐色,另一侧却是黑色,为什么一件陶器上有两种颜色?
这种陶器从外观上看,分明是古时居民喝水或煮饭用的陶罐,有单环把手。那黑色的一面是怎么回事呢?
考古人员仔细分析发现,陶器黑色的那一面有被火烧过的痕迹,估计是火烤的。
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黑色部分不在陶罐的底部而是在一侧,这又怎么解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