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新疆春秋战国时期古墓,专家揭秘四大迷团(2)

2009-04-13 12:30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千年朽木一排不规则缺口 考古工作者发现一块长约10厘米的朽木,这是一件什么器物? 从发现的方位及种种迹象表明,这并不是一块天然的木条,木条上

千年朽木一排不规则缺口 

考古工作者发现一块长约10厘米的朽木,这是一件什么器物?

从发现的方位及种种迹象表明,这并不是一块天然的木条,木条上几个不规则的缺口至今依然很清晰,应该是墓穴主人生前所用之物。

这块两千多年前的朽木究竟是做什么用的?是装饰物还是用作其他的工具?

从朽木外观仔细观察,木条上虽然有一排不规则的缺口,但是并没有供绳索穿过的小洞,也不像一个装饰物,难道这块朽木在当时仅仅是生活用品的一个配件吗?

专家揭秘

石板磨粮陶罐烧水朽木用来取火 

对墓穴和房屋遗址进行挖掘清理后,考古工作者根据相关文献及专家的考证,“奇特石板”、“神秘陶罐”以及“千年朽木”的身世之谜终于被解开了。住在这里的远古居民应该过着半农半游牧的生活,“奇特石板”是他们的石磨,用来碾磨谷物类粮食;神秘陶罐则是他们烧水、煮饭用的炊具;而那块千年朽木正是古时钻木取火用的工具。

张铁男推断,两千多年前在这里生活的古代居民很可能是过着定居生活。从房屋遗址分析,离此不远处有一条小河,至今仍在流淌。古时候的居民如果要定居下来,必须靠水而居,没有水源就无法生活。出土的石磨可以证明,当时的居民很有可能已经开始种大麦等粮食作物。

从墓中出土的羊骨可以推断出,这里的古代居民在定居前很有可能是游牧民族,虽然定居了依然过着半牧半耕的生活,他们虽然种植粮食作物,但牛羊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况且今天这里依然是有水有草的地方。

男人放牧女人种田 过着田园生活 

随着谜团一一解开,当时居民的生活方式也渐渐清晰起来。

考古人员推测,两千多年前这个地方的两边是大山,山脚下流淌着一条小河,河边上坐落着这个村落,居民过着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在这个不大的村落里,房子一间挨着一间,房屋门前摆放着各种生活器具及耕具,边上还有围牲畜的栅栏。

每天早晨,太阳刚刚爬上山头,家家户户的屋顶已经升起袅袅炊烟。吃完早饭,男人们骑着高头骏马、挥舞着皮鞭赶着牛羊出去吃草喝水,而妇女们则守在家中缝制衣服和下地耕种作物。

根据出土的文物分析,那时人们的衣服主要从动物身上获取,比如皮衣、动物毛发编织的毛衣等。在墓中出土的四十余件文物中,有一块古老的描眉石及铜饰件和骨器、骨珠,可见当时人们的衣着已经有了民族特征。

那块千年朽木印证了火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样东西,而被火烧过的神秘陶罐也给出了答案。当时处在青铜器时代,还没有铁器,食物主要以烧烤和烹煮为主,也没有像样的火炉,只有房屋中间温暖的火塘,煮食物、烧开水全靠陶罐。

张铁男推断,当时住在这里的居民将陶器放置在火塘边烧煮食物,天长日久,经常靠近火塘的一侧烧成了黑色,这也解开了陶器为什么一侧黑乎乎的谜团。

乌斯通沟位于今天的和硕县与托克逊县的交界处,至于两千多年前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考古专家说,从这次出土的铜饰件、铜刀、陶器可以判断当时已经出现了手工作坊和烧制陶器的窑洞。张铁男认为,这里的居民和当时的吐鲁番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另外,出土的陶器与前些年阿拉沟及鱼儿沟所发掘出土的文物也很相似。由此可以推断,当时生活在这里的古代居民属于同一个人种,至于他们为什么消失了,是河流断流导致水源枯竭还是战乱原因,至今还没有确凿答案。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